这两天“地摊”这个词火了,火的一塌糊涂。

如今已经被称为地摊经济,上升到经济模式的层面了。

这可能也是源于国家对于地摊这种经营方式的官方认可吧。

关于摆地摊,央视名嘴白岩松是如此描述的:我不喜欢“摆地摊”这个词,而应变成室外经营和有序占道经营,尤其是激活夜经济方面。

单从字面意思来说,只不过是把一句俗语变成 一句经济学专用术语而已,没毛病,但是对摆地摊这种经营方式的描述本人不赞同。

首先,之前摆地摊是的人群是什么样的人群?

是生活在贫困线上的社会底层的人群,摆地摊是无奈之举,只为养家糊口而已。摆地摊这个词是最接地气最能体现出这个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现状的。为何非要披上什么室外经营这么冠冕堂皇的外衣呢?就好像是我明明只能领个体户的营业执照,非要让我升级成为私营企业的营业执照,我明明只是养家糊口,非要把我往振兴经济,新型经营模式这么高大上的标准上靠,我实在是能力有限啊。

其次,国家此次放开地摊的限制,也是因为由于疫情原因造成整个经济下滑,人们生活负担加重,收入减少。其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很多遭遇经济危机的家庭和个人增加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以此来度过难关。

现如今却被无限放大,大有全民上街摆地摊的势头,很多所谓的经济学者或者名人大V已经开始预言地摊经济将会是下半年最大风口,将会取代电商经济模式而成为新的经济模式。

如果摆地摊能够发家致富,为何之前都是社会底层人群在做?有听说过摆地摊成为富翁的吗?

如果摆地摊能够拉升国家经济发展,为何之前会被禁止?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摆地摊的贡献?

这种用脚都能想出来的答案,到了那些名人大V的嘴里就俨然成为了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这种热度蹭得有点上头。

摆地摊就是摆地摊,因为货品廉价,因为没有租金,因为不用交税,因为不用门槛。。。

但这毕竟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的最低的一种经营方式,不要盲目鼓吹,更不要粉饰成高大上。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基础靠的是有技术含量的高科技的发展,是需要向华为这样的民族企业巨头来引领国人走向世界。

所以摆地摊这个词挺好,不用硬性包装。

否则跟那些非要把荒山刷绿漆而为了达到满目翠绿的效果有什么区别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