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底是什么?谁又能说得清楚。它一直以来就被无数个文人过客所赞美,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美丽的不着边际,好像没有了它这世界就不能转动,没有了它生活就没了意义。爱情好像不只是花前月下海山盟,也不只是左手摸不到右手。也许还是觉来得纯粹。张小娴在一篇名为《爱是什么》的文章中说:“爱,是偏执!就是说,当你已经知道了他是一个十恶不放的大坏蛋大骗子大流氓时,你却仍然还执地爱他!”或许,爱是心疼,是怜惜,是信仰。

或许,遇到是爱情,相见不如怀念也是爱情,众里寻他干百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处,也是爱情。

你是否和我一样,花很多时间思考爱情到底是什么?什么因素使我们爱上某个人而排斥他人?什么原因让我们能够相伴一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岁伯特斯藤伯格提出了爱情的三元理论,这成为目前解释人类爱情最有影响的观点。爱情三元理论认为:人类的爱情虽然复杂多变,但基本由亲密、激情、承诺三元组成的。其中“亲密”是爱情的第一元素,是在情缘中能心心相印,灵相通的重要因素。“激情”是一种与对方结合的心态,是一种强烈的渴望与需求。它会导致性满足的需求,但却不等同性关系。

“承诺”是内化为个体心灵需求的一种责任和约定,包括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这三者如同三角形的三个角,三者都兼备,而且相互之间能够保持平衡,则爱情就会比较完美和持久。如果只有亲密的爱,只能称之为喜欢之爱,徒有好感,有情无爱;只有激情的爱,只能称之为迷恋之发,狂热激烈,但虎头蛇尾:只有激情和亲密,缺少相互的承话,B么爱情尽管可能很浪漫,却难以持久:有激情和承话,但没有亲密,发情则会演变成龙幻的感情;只有承话(责任)没有亲爱情就会变成空的感情,平淡无味,惨淡收场。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一对倾心相爱的人来讲,这是一句多么温馨和浪漫的承诺啊!但它也要经历多少坎坷和磨难。执手之后,偕老之前,所有的悲伤快乐,所有的痛苦幸福,都要一起感受,起品尝,彼此分享,彼此分担。艳梅婚前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可是在现实面前,爱情渐渐褪去了华丽的颜色,变得平淡如水了。其实,这才是普通人的爱情一有没钱的压力,有恋爱激情的消退,有家庭责任的重压。真爱应该是相互关心和体谅,而不是斤斤计较,算计谁爱谁多一点。

爱情中若是光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等时间过了,爱情就会淡了,相爱的人也散了。

爱情会淡,爱人会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有多浪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