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儿童节。在这样一个月份谈春秋可谓“最合时令”,因为春秋时代正是中华文明的少年儿童时代。在那些古老斑驳的竹简上,有着稚拙明朗的九州、纯真无邪的世事;当然也有打架,但以今天的眼光回看,更像是打闹;也有使坏斗心眼儿,但跟后世伸手不见五指的腹黑相比,更像是恶作剧。每个人回望自己的童年时,都会发出会心的笑,我们今天看春秋,也常会如此。

但那也是一个剧变的时代,其剧变的烈度之强,堪称千年未有之变局,以至于相同当量的剧变需要等到几千年后的清朝末年才能再度发生。那是一个一切都在野蛮生长的时代,也是一个一切都在走向崩溃的时代;那是一个永远渗透进我们精神血液里的时代,也是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春秋,是少年中国最迷人的篇章,也是青春华夏最后的背影。

今人谈春秋,大多却只剩下零星成语典故所维系的粗浅印象;这倒也并非是今人不好古,而是真想走进春秋实在不易。年代隔得实在太久当然是其一,那些晦涩零散的原始史料和铭文更让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更何况其间还有如此杂多的人物和纷繁事件。古今解读论述春秋的书虽然汗牛充栋,但或是专业学术论著,高不可及;或是只重戏笔猎奇,过于轻浮。如果非要找一本既材料考究又味道可口的春秋读本,除了手头的这本《失败者的春秋》,我简直想不到还有其他答案。

这本书并非热门,作者刘勃更非当红。但也正因如此,翻开它,你才会得到那份久违的小惊喜。虽然于纵横数百年处着墨,但难得在厚重与轻灵兼备,文字不油腻、不浮夸,所有的诙谐风趣均扎根于扎实严谨的史料考据,有抽丝剥茧的细致,也有起伏跌宕的脉络。更重要的是,此前看春秋,我们已习惯于只在历史时间的维度上品读,但此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春秋添加了地理的维度。春秋诸国的博弈与兴衰,拼争与困守,攻伐与纵横,无不与其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它在历史时间的维度上引入了地缘关系的视角,那些被尘封千年的地名、山川和河流得以重回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可以在一个全新的架构下重看春秋。

从小处看,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地理因素对当地的集体人格和社会风俗会都会产生极强的塑造力。孔子说“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大家今天听了都挺惭愧,其实,用不着这么心虚,说的不一定是你,因为这是孔子专门针对卫国人说的,因为卫国是春秋时最“奢靡浪漫”的国度,自带文艺时尚范儿。不但诗经中的“卫风”最是靡靡之音,连昏君发昏的方式都十分高雅,比如喜欢仙鹤,还要让仙鹤坐车。坐车是贵族的特权,特权被侵犯了的卫国贵族倒也很幽默,敌人来犯,就对昏君说,参战是坐车者的义务,让鹤去抗敌吧。为什么卫国会是这副德性呢?因为卫国所在地方是殷商的故都,商朝虽然完蛋了,但国际性大都会的底子还在,这个底子分两面,一面是经济上,曾经很有钱,如今也不差钱,另一面就是文艺时尚度很高。两者兼备,卫国的国民性想不这么浪都难。

而地理环境也造就了春秋诸国的不同性格,认死理一根筋的宋国人是当时诸国群嘲的对象,当时的段子手最爱宋国,拔苗助长也好,守株待兔也罢,也都要安在宋国人头上。郑国人最会看风色耍无赖,齐国人最功利,鲁国人最虚伪,说一套做一套……这本书脚踩着古中国的大地,对各国国民性一一娓娓道来,着实是一件趣事。但无论是哪一套,国运也最终未能拗过地理的安排。因为从大处看,整个春秋逐鹿争霸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只手上拿捏着的正是一幅古中国的地图。

在这幅地图上,如果区位太差,哪怕起点再高,再努力奋进,最终在诸国竞争中仍难逃灭亡的命运。如果立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哪怕起点再低,挫折再多,只要不一味混吃等死,就总能熬出头。最鲜明的例子就是郑国和秦国。春秋开幕式就是郑国的闪亮登场,除了欺负周天子外,更是四处攻伐,俨然春秋五霸之前的一小霸。那时的秦国还只是偏居西部的一个“小瘪三”。但处于河南的郑国所处的是一个四战之地,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致命,这让它只能不断地赢,一次都输不起。庄公之后,几个儿子争位搞内乱,郑国就颓了,从此直至灭亡也再未能复兴。其实,春秋时君主的儿子争位简直就是每个国家的常规表演节目,对秦国楚国这样的国家,也就是打个趔趄的事儿,但轮到郑国头上,就再也缓不过这口气了。

这本书给出了一个很妙的比喻:如果说处于四塞之地的秦国是三十条命的通关难度,那么,处于四战之地的郑国就是困难模式,一个微操失误,就再也不能读档重来了。在此,有必要心疼郑国一下。而我们也将看到,春秋诸国在立国时地理没学好的国家都没能熬到战国,而不及格的同学,前三集就都“领盒饭”了。在这样的视角下再看春秋之后的战国七雄,就更一目了然,能挺过春秋的这场淘汰赛,绝非偶然。七雄中超过一半从立国开始就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秦据西部,楚霸南方,齐背靠大海,燕北据燕山,都只需面对一个最多两个方向的军事压力。

韩、赵、魏则非常特殊,因为这三国在地理上继承的是晋国的遗产。是整个晋国而非这三个国家扛过了整个春秋时代的竞争。晋据山西,从地图上看,似乎并不理想,但这本书则阐述了令人信服的相反事实,那就是春秋时代的晋国君臣,一直以自己无人能及的地缘安全性而自豪。因为在当时,晋的西部和北部都尚无强大的政治军事势力存在,晋只需要专心经营东方和南方,而面对这两个方向,山西所据有的地理优势几乎是先天的。但这也使得一旦秦国在它的西部完成崛起,北方的游牧民族军事实力增强,晋国在春秋时代的成功就再也无法复制。事实上,在整个战国时期,韩、赵、魏始终都在困苦中挣扎,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则更透露出,此时晋地不仅要面对秦的军事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北方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

除了地缘视角外,《失败者的春秋》还力图将读者真正拉回历史现场,真正以一个春秋时代中国人的思维和观念来看待那个世界的人与事,对于读者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妙的阅读体验。作者专门挑了大家在中学里学过的《曹刿论战》下手,按我们今天的观念,曹刿当然是大智大勇的化身,他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几乎成了经典军事谋略。但春秋时的人们却并不这么认为。因为那时两国交兵非常的讲究,双方要提前约定时间、地点、致礼仪式,然后按时列阵,各擂鼓三通后,一齐对冲。因此,在这场战役中,齐国人非常守“同时对冲”规则,不然哪还会等什么“三而竭”,直接冲过去就完了。反倒是以礼仪之邦自居的鲁国人曹刿耍了无赖,齐国就这样被阴了。仗虽然打赢了,但在春秋时代的观念里,实在不光彩,就像现在的赌钱出老千,是很坏规矩的不道义行为。因此,《左传》对曹刿的这种做法就相当鄙视,觉得实在不上台面。现代人看春秋,觉得一帮国家天天在打来打去,事实上,春秋时的战争与现代人所认为的战争完全是两回事儿。

首先,春秋时没有什么全民动员,打仗这么拉风的事儿平民哪有资格掺和,只有贵族才能参加,所以战争的人数规模都不大。其次,战争的性质并不是生死较量,也不以摧毁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一方被打跑也就完事了。所以持续时间都不长,真打也就一两个小时的事儿,撑死了也就打一天。隐公四年,四国伐郑,打了五天, 《左传》就视之要大惊小怪,觉得这事儿很大,需要在记载上特别标注。再想想战国后期,长平之战一打数年,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战争。最后,在战争中展示贵族的风度,体现高贵要比输赢还重要,那时的战争有时更像是一场宁要面子不要里子的游戏。

如果你穿越回春秋,成为一员勇将,在乘胜追击对方的统帅或国君时好运爆棚,敌人马失前蹄倒在你面前,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拿着根绳子兴冲冲地跑过去就捆你就输了,连你的战友都会觉得你实在太丢脸,应该自己抹脖子。正确的方式是应先下马,或下战车,之后最要紧的事儿是准备礼品,而且必须是两件,规格上必须是一轻一重。你肯定蒙了,打个仗还要准备礼品?别急,没带也没关系,可以解下套车的马,以马匹为轻礼,解下自己的随身的玉饰为重礼,然后走过去,先向那位高贵的俘虏献上轻礼,然后再献上重礼。这叫“拱璧以先驷马”,说话也不能含糊,要先代表本国表达对对方国家友好的基本立场,这叫识大体,必须把国家放在个人前面。然后强调自己英勇作战并非恶意,而是对两国荣誉的珍惜,如果怯懦,就是丢两国的面子。最后对本国缺少更适合的工作人员表示歉意,所以只好我来动手了。

至于后世那种在搞偷袭、玩欺骗、耍诈术上无所不用其极的战争思维,估计春秋时的人们想都没想过。如果你在那时塞给他们一本《孙子兵法》,估计他们能看得下巴都掉下来:这世上还能有样的操作?节操呢?!事实上,由于春秋的这种战争形态,那时的人们对险要关口毫无概念,像潼关、伊阙、函谷关那样被后世定义为“天下之险”级别的战略要地,在春秋时都处于无人把守的真空状态。别跟春秋的人说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开什么玩笑,打仗这么纯洁的事儿,可千万别被什么天险给玷污了。

春秋的各国贵族连在战争中都如此注重展示教养风度,在当时的日常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当然更是如此,按这本书的归纳就是:世俗理性、尊严意识和文雅风流。世俗理性主要是指一种“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的态度。尊严意识则体现为对国家和君主充满敬意,但绝不奴颜屈膝,对草民的判断力基本无视,但并不恃强凌弱。文雅风流则意味着贵族必须多才多艺,一个合格的贵族不仅要文武兼备,而且还要礼乐兼修,否则平时参加一个稍上档次的派对都会出乖露丑,搞出国际负面影响。所以读了这本书你也许就会知道,穿越剧是会害死人的,因为真让你扛着一颗21世纪的脑袋穿越回去,是根本没法混下去的。

春秋兴亡变幻的画卷,是伴随着中国真正的贵族时代最后的背影走向终结的。在春秋的末期,一切都在一一落幕,一切都在走向崩溃,在孔子的眼里,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糟糕时代。童年结束了,一个更加迷信权诈与暴力,也伴有更多梦想与机遇的战国时代随之到来。从春秋到战国,作者提出了隐性丛林社会和赤裸丛林社会的区别问题,即同样是大国吃小国的血肉,春秋相对比较文雅,算得上钟鸣鼎食,战国则近乎茹毛饮血。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不过是春秋时代多一些贵族的虚伪罢了。但是,吃人者要花精力和心思保持吃相不难看,对弱小者来说,就多一点逃生的时间和空间。所谓“文明”,常常也不过就在于留不留这一点点余地而已。那么,从春秋到战国,究竟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这是本书最后要留给读者的思考题

总策划 / 赵媚

编 审 / We领读·悦读组排 版 / 悠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