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有多种方法,最基本的有六波罗蜜,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每一种方法各有侧重的不同,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修行方法,也即包含佛教中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只要我们从一而终,坚持不懈,不断的精进,就会有成功悟道的一天。

布施可以说是修行的基本方法,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说,也更适合于大众。因为佛说福报从布施中来,我们想要得到任何事物的前提,就是先布施,因为只有布施,才会有收获,这是因果循环,亘古不变的真理。可常人总是有误解,认为布施就是要那钱财去帮助他人,没有钱怎么布施呢?其实,布施的范围十分广泛,以下4种不用花一分钱,也能得到很大的福报。

一、颜施

所谓“颜施”就是通过自己的面容去布施,我们常说的和颜悦色的对人,见人点头,微笑,平和,慈祥,他人看见了我们如此亲和的表情,也会心生喜悦,从心里感到温暖。学佛修行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恒顺众生”,不管对方如何做,如何待你,你都不应该计较和抱怨,甚至指责对方,而应该坦然的接受,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他人面前,这就是一个人的素养,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修行之人。

二、语施

通过语言一样可以布施。当看到他人有困难,自己虽然不能出手相助,但是却可以提供其他有助于解决问题的途径,告知他人相关的信息,又或者只是从心理上对对方进行安慰,鼓励,这也是一种莫大的支持,让对方安住身心,耐心的等待,困难一定是暂时的,终究会有战胜它的一天,这样的语言布施不仅能真实的利益他人,也可以为自己累积很大的福报。

三、智慧施

自己虽然没有足够的钱财,但是还有很多无形中的“资产”,比如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智慧等,对于他人来说,这就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知识无偿的布施出去,帮助大家增加学识,拓展技能,获得经验与智慧,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直接给对方实实在在的物质,倒不如教他们一项实用的技能,有了它,对方就可以用来谋生,用来发展自己的事业等等,这也是极大的助人,功德无量。

四、随喜赞叹施

看到了他人的善心,善行,或者一切正面的言行时,自己能够随喜赞叹,随喜功德,佛说,如果我们能发自内心的这样去做,我们便可以得到与对方一样的功德。比如,见到人家捐款做好事,自己虽然没那个能力,但是内心深处赞叹之心油然而生,真正地称赞对方的善举,那么自己也可以得到同等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佛法修行的核心在于修心,自己虽然没有实际的去做,但是“心念”却已经在跟着一起“行动”了,自己的欢喜心,慈悲心一点都不亚于对方,自然可获同等功德。

佛说一切都在因果之中,如果我们能时刻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岂有福报不到来之理。要知道,精神上的财富一定是超越了任何物质之上的。没有钱,或者不用花钱,也一样可以布施,一样可以获得大福报。

本文原创:无为之善。分享佛学、国学及传统文化知识,感恩您的阅读与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