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们告诉我们,做人要广积阴德,广结善缘,行善积德,将来才会有福报。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虽然有的人心存疑虑,但是大多数人都信以为真,这便是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一生福报大小的根本依据。

可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身边,常常会有另外的一种声音:好人往往不长命,而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却多年“长盛不衰”,甚至还越活越滋润,逍遥自在得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不是说好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吗?那么,这里的“时候”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时候”呢?

其实,有这样疑问的人,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佛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常常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深入研究,得出根本性的一般的规律,而以所谓的个例以偏概全,误导自己,误导他人,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从佛法的本质来说,佛说世间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成,一切事物因缘而聚,因缘而散,所谓花开花谢,一切不过是自然而为,丝毫不假造作。

人们所经历的各种事情,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各种复杂交错的心情,其实都是外在的虚幻之相而已。因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所谓道家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祸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并没有恒常不变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以上所说的“时候”未到,这就是一个重要因素。从统计学的观点出发,如果时间线太短,你的结论就会不准确,你统计的人数不多,结论会不准确,统计的案例不多,不全面,结论还是会不准确。如果我们用大量的案例,足够长的时间线来分析,涉及到足够多的人和方方面面,我们一定能够得出客观不变的真理。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其实都是“鼠目寸光”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第二个重要的方面,因缘一一对应不假,但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却是错综复杂的,根本不可能做到一一对应。比如一个人,就算德行再坏,也有其善良的一面,一个人就算再好,也一定有其恶习,因为人人都不可能完美,所谓的善恶之报,一一对应,你真能分辨得如此清楚吗?除非你已经明心见性,悟道成佛,才会对一切了如指掌,悉知悉见。

佛说今生作恶得福报,其实福报并非“作恶”得来,而是前生积福有余,今生尚未耗尽,仍可享受福报之因;今生行善却遭恶报,并非善行导致“恶报”,而是前生恶行因缘成熟,今生受报而已。回答“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个问题,其实只需佛教中的一句话即可,那便是:因果通三世。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一切都是随缘变化的,因缘具足,果报才会显现。因此,他必然有一段时间,有一个过程。就好像你刚刚种下一粒种子,你却马上就要收获果实,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缺少了阳光、空气、水、养分,任何一个条件,你都不可能有任何收获。因果之报亦是如此。

对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现象,我们必须要深入分析,真正拥有智慧去判断,才不至于因为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而悟道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与决定。

本文原创:无为之善。分享佛学、国学及传统文化知识,感恩您的阅读与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