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从文人雅士到普通民众都有自己的文化世界,例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都是上层文人们把玩的高雅文学,对老百姓来说,更青睐通俗的市民文学,比如说俗语。俗语幽默诙谐,包含着劳动人民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哲学,简短顺口易于传播。

不过随着社会在发展,现代人的观念也在更新换代,对于一些特定的传统文化和观念,比如忠孝廉耻尊老爱幼这样的道德礼仪规范,大家认为是传统的优秀文化元素需要继承。但还有一些文化现象,例如俗语,大家或因为觉得它与现代生活脱节,或不认可其中的道理,而渐渐被遗忘。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古代人或者乡下人修建庭院时的一个讲究,同样的,对于这一句俗语,有人觉得挺有道理,也有人觉得是无稽之谈, 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这句俗语是,“五树不进门,一家乐开怀 ”,意思是讲在建房建庭院的时候,有五种树往院子里栽不得。现代社会住进城市水泥森林的人当然不会面临这个问题,但一些生活在乡下又对建房有讲究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古人所说的这五种树,分别指的是梨树、松树、桑树、柏树、和槐树。下面分别说说当时人的理由。

首先是松树和柏树,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两种树习性喜阴,大多生长在水分偏充足阴凉的地方,而且越是阴凉的地方,它们长得越是茂盛,例如在一些坟墓旁它们的长势就很好。可能正是观察到了这一点,古人认为在院子里种这两种树是不太吉利的,因此不建议种。

至于梨树和桑树为什么不宜栽在家里,说实在的,以现代人的观点看,带有一丝迷信色彩的,人们认为梨通“离”音,桑通“丧”音,如此都代表着不好的寓意。并不是说把这两种树在家里一定会怎么样,总之,就是人们图个吉利和心理安慰吧。

最后槐树,所谓“前不种桑、后不种槐”,桑在前不是什么好事刚已解释过了,那槐树呢,其实还是因为“槐”这个字的结构,大家拆开一看,就自然明白为何那么多人会忌讳它了,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房子周围带个“鬼”字。另外槐树易长虫子,栽在庭院里也难得打理。但话说到这里,也有朋友持反对意见,所谓“门前一株槐,不是进宝就是招财”,这完全就在于个人的看法和理解了。

总之,若一定要从科学上究,古代很多文化现象都没有科学上的依据,但科学本质上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论。所谓存在即合理,价值多元想法多元也是正常的现象,世间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愿景的追求。俗语是能够反映古人大智慧的文化现象,虽说放到现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却是历史文化和关于当时人社会生活的见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