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上,厚葬在大多数时期都很流行,对于古代的王子贵族来说,为了享受死后的荣华富贵,他们的陵墓往往建造得非常豪华,会有无数种珍宝陪伴他们,但就这样,盗墓贼觊觎它,因此,为了防止墓葬死后被盗,古人设计了许多带有机械装置的古墓葬。

对于盗墓者来说,虽然遇到一个有机制的古墓是很危险的,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无论古墓保护多么严密,总会有疏漏,因此,古往今来,只要古墓被盗墓贼盯着看,就难以幸免,然而,上世纪90年代,陕西宝鸡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一座古墓堪称中国最成功的防盗墓,古墓中数以千计的文物不仅是一具遗骸,而且是30具盗墓贼的尸体。

在中国考古学中,一直有一句话叫“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宝鸡市位于陕西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在这里,我们经常可以找到一些非常古老的坟墓,而且,当地群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非常高,如果发现古墓,将尽快通知考古学家。

当一个老农夫正在修院子里的篱笆时,他不小心从后山上挖出了一块古老的砖头,看到这种情况,老人马上意识到下面可能埋着一座古墓,于是立即通知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接到消息后,文化与文化管理研究所的专家赶赴后山考察,结果却让专家们感到半点寒意。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考古学家已经确定了下面确实埋藏着一座古墓,然而,在墓穴周围,考古学家发现了15个盗墓洞,这些洞穴的出现让考古学家感到极为糟糕,因为从洞穴的痕迹来看,古墓很可能在很多年前就遭到了抢劫,为进一步保护古墓中的珍贵文物,考古人员立即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考古学家首先从洞穴的位置挖掘出来,随着发掘的深入,考古学家发现了9具盗墓贼的尸体,尸体无一例外地被窒息而死,整个入室盗窃的洞里都是碎石,看到这种情况,考古学家不得不派出大型设备进一步清理这些洞穴,在此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盗墓者的遗骸,经过几天的挖掘,考古学家终于来到了墓穴的内部。

从古墓中的文物来看,考古学家认为该墓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墓主人是蔡国贵族,在这座古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10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许多是盛定、永中等珍贵的大型青铜器,由于古墓机械设计巧妙,数千件文物没有一件丢失,但是考古学家已经清理了30名盗墓者的遗体,他们都被流沙困住了。

宝鸡市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春秋战国古墓是一座典型的流沙古墓,这是一种非常古老但极其有效的防盗手段,通过在墓道和墓室周围埋藏大量细砂来保护墓穴,盗墓贼进入古墓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挖洞,然而,无论盗墓贼在挖洞的方式上有多娴熟,遇到这种流沙墓时都应该撤退,否则他们会在流沙墓中丧命。

也许很多人会想,一个小小的古墓能有多少流沙?如果你一桶一桶地倒沙子,你就不能轻易地进入古墓吗?如果你真的这么想,你会低估古人的智慧。

2005年5月,河南省上蔡县大理乡郭庄村发现一座东周楚国古墓,由于古墓多次被盗,为了保护里面的文物,考古学家不得不挖掘古墓进行保护。

在古墓葬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多达17个被盗洞,其中最早的一处是战国盗洞,距墓穴北口约3米,这是一个逐步倾斜的洞穴,在发现向下积砂后停止,这表明陵墓在建成后不久就遭到了抢劫,此外,东汉有7个盗墓洞和9个现代盗墓洞。

古墓中虽然发现了这么多洞穴,但古墓中的文物并没有被盗,因为大部分的盗墓洞都无法穿过古墓的流沙层,这里只有一个27米长的现代盗墓洞,它通过架设竹木隧道进入墓穴,考古学家在洞中发现了矿泉水瓶、面粉袋等物品,说明盗墓者在洞中挖掘花费了大量时间,但盗墓贼进入墓穴后,怕洞窟随时坍塌,只好匆忙带走几件文物退出。

郭村楚墓是一座典型的流沙墓,里面流沙很多,根据考古学家后来的计算,这座陵墓中至少充满了3000平方米的流沙,因此,盗墓贼几乎不可能用人力挖出流沙,盗墓贼即使用其他方法进入墓穴,也不能在墓穴中停留太久,因为流沙很快就会淹没整个墓穴。

我们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钦佩,这种千年前的流沙墓,也是一个古老的建筑奇迹,即使是现代考古学家也不禁对这种陵墓感到惊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