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南城市代表的扬州,虽没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杭两城的累累盛名;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一首千古绝唱“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平添了扬州这座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自古至今不知引起了多少人的向往和憧憬,一说起扬州,便浮想联翩:满耳回荡的吴侬软语、婷婷袅袅的江南佳丽以及那曾经繁华至极的美景美食……

古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时期,至今已逾2500多年;灿烂的历史文化给扬州古城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虽说现在的扬州市和古扬州在行政辖区上有较大差异,但是深得其古城古邑的精髓,差异却是寥寥。

江南女子柔美与聪慧,扬州的女子更是如此,曾经的扬州,不仅是文人墨客留恋的胜地,同时也是帝王们常常私访之处,为赏扬州的烟花三月,还是为求淼淼的扬州小调。

扬州古称广陵,在地理位置上它属于长江以北,不能叫“江南”,然而古人颂扬扬州的诗词真的不少,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现在的扬州,是地处江苏省中部的地级城市,坐落在滔滔的长江和滚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历来美景古迹风光秀美、名人辈出人文荟萃、美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

扬州的得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其典故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虽历经沧海桑田,沿用至今。

春秋时代的运河,汉代广陵王的墓,南北朝的古刹大明寺,隋代迷宫、隋炀帝陵,唐城遗址,宋元时期的仙鹤寺、平山堂以及明清时期的楼、台、亭、阁、园林等,更使古城扬州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如今的美景自是少不了遗留下来的一众风云古迹,那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廋西湖最是无数扬州美景的绝佳代言,泛舟湖上,所闻所见的当地女子,那曼妙婀娜的身姿、情意绵绵的吴侬软语自会让你如同置身于那梦幻的江南古城……

隋朝以来,扬州就有过“天下之最盛,扬州为首”的美名,历史的两千五百年变迁, 无论是曾经的繁华富庶、还是风起云淡时的寂寥落寞,都不曾改变扬州骨子里的精气神,那就是扬州人在美食上的执着追求:在对待吃这件事情上,自古至今扬州人是绝不肯将就的。精致、清淡并略带小小的奢侈就是扬州美食的标签。

最能体现这一美食精髓的少不了:文思豆腐。这是一道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扬州名菜,也称得上是“舌尖上的扬州味道”,近乎严苛的备选食疗,妙手生花般的精细刀工, 让所有食客叹为观止。一盒豆腐,在资深的大师傅手中,几横几竖,不过数分钟光景,就成就了粗细均匀的几千根豆腐丝,在水中轻盈浮动,细若发丝,如云雾一般时舒时卷,灵动如一幅山水画卷……

扬州人爱吃鹅,据统计,扬州人一年要吃掉盐水鹅2000万只。这绝不是虚言,在扬州,据说盐水鹅的名声能和瘦西湖打个平手,一份盐水鹅就是扬州人几乎天天要吃的美食,扬州人将盐水鹅称为扬州老鹅。

今天的扬州,以盐水鹅为生计的摊点多达2000多家,遍布扬州的大街小巷,是名副其实的鹅城,尤其以东关街一带的最为闻名。

扬州有12道名宴,其中就有一道“全鹅宴”,其八道主菜的制作原料都是采用土生土长的扬州老鹅。

即使不是烟花三月,无论何时下扬州,尝盐水鹅、游瘦西湖,是必不能错过的节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