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点:6月10日下午,博纳电影集团发布一则讣告:集团副总裁黄巍于10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2岁。博纳总裁于冬担任治丧委员会组长。主管博纳院线业务的电影行业领路人之一的黄巍去世背后的隐情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都逃不过一个话题:疫情以来中国电影院线,正经历着至暗时刻。

作者 | 芦苇编辑 | 普天下

6月10日,还没等来复工消息的中国电影行业,等来了一个噩耗。

博纳电影集团通过官方平台发布一则讣告:集团副总裁黄巍于10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2岁。一并发布的黄巍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中,由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担任治丧委员会组长。

突如其来的噩耗令人震惊,而更令人深思的是,这位副总裁离世背后的隐情。

6月10日凌晨,有人目击北京悠唐国际发生坠楼事件,目击者称坠楼的人歇斯底里地呼喊着从高处坠落,而悠唐国际就是博纳影业集团总部所在地。据媒体消息,警方已经确定该名坠楼者是黄巍,而案情相关内容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已确定排除刑事嫌疑。

虽然并没有官方信息表明黄巍的离世出于何种原因,与行业和公司状况有无直接关系,但黄巍作为行业头部公司高管的猝然告别还是让中国电影行业从业者们集体震动,在焦灼的等待与试图自救的情绪里挣扎了太久的电影人,难免物伤其类。

讣告发布的第十七分钟,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转发讣告,并表示:行业之悲。

黄巍:主管院线15年

有情怀的资深电影人

黄巍,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取得金融学学位。曾就职于星美传媒集团,任星美影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于2009年1月来到博纳影业集团任职副总裁,后担任博纳影投公司总经理,直至离世那天。

据博纳电影集团官网资料显示,黄巍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影院分会副会长,成功签约、建成并开业了近百家现代多厅影院,拥有深厚的影院投资、建设和管理经验,拥有15年以上电影院产业从业经验。

2015年黄巍接受媒体采访,当时的博纳院线位列全国所有影院投资公司中单座单日产出第一名。黄巍对此表示“我们是在全国所有的影院投资公司经营效率最高的。”对于博纳这个相对起步较晚的民营企业,当时的黄巍也有稳健而长远的规划:“首先要做的是完善产业链建设,即做好制片、发行、放映的内部循环。需要在重点票仓地区及城市做一些重点工作,并且在没有博纳影院的城市消灭空白点。”

在业内人士的眼中,黄巍是一个经验丰富又乐观、亲和的人,工作中的他说话掷地有声,仿佛什么都有办法解决。提到他这个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爽朗的笑声。这样性格的一个人,很容联易想到他选择电影行业是因为情怀。黄巍曾经在采访里说过自己做电影是“情怀使然”、“博纳做电影院不仅是门生意,也是做在一种情怀。”当时的他也认为自己会在电影行业干到退休。

黄巍的朋友圈和大多数电影行业从业者一样,会转发电影行业的相关信息,最新一条朋友圈是4月13日转发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的《观众观影意愿调研报告》,最新几条朋友圈也都和影院停业和复工相关内容有关。

今年3月10日是黄巍的52岁生日,他在朋友圈发了一首诗,第一句是“花木总有重开日”,他确实等到了2020年的春天,却在三个月后的6月10日,再也没办法醒过来。

博纳:步履维艰却手握王牌

逆市的行业领军者

2010年,博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赴美上市的民营电影公司。然而上市首日股价就遭破发,首日收盘报6.58美元,较发行价下跌达23%。此后5年,美国资本市场一如既往地不青睐这个来自中国的概念股,博纳在美上市阶段仅融资9250万美元,而同期竞争对手华谊、光线,却借着A股牛市和利好政策的东风市值不断攀升,巅峰时期甚至达到数百亿人民币。

2015年,认为自己在美国资本市场长期被低估价值的博纳选择退出美股,并于2016年4月完成私有化交易,成功退市,退市时市值50亿。经过三轮融资,2017年五月,博纳正式冲刺A股上市,并和行业龙头万达院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万达以3亿元投资入股博纳影业,占有其1.875%的股份。2017年10月中旬,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博纳影业招股说明书。

这之后,博纳开启了漫长的IPO排队的过程,没有寻求借壳上市、老老实实排队的博纳在2019年3月15日收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三十八条意见直扼咽喉,博纳影业一度处于中止审查状态。2019年7月25日,博纳影业再次处于中止审查状态,原因是作为IPO客户之一,被“爆雷”的瑞华事务所所波及,此时博纳已经排队到第10号,排号相当靠前,但却不得不重新排队,直到今天,博纳的IPO上市还是遥遥无期。

博纳的资本化道路步履维艰,但作为电影公司本身,手握王牌的它仍不可小觑。

近几年来,博纳凭借主旋律大片屡屡收获口碑票房双丰收,在对打激烈的黄金暑期、国庆、春节档厚积薄发,完成逆袭,诸如《湄公河行动》、《烈火英雄》、36.51亿票房的《红海行动》、29.12亿票房的《中国机长》都出自博纳之手,博纳也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完整并符合市场预期的主旋律大片制作体系。

院线方面,2019年,博纳影业拿到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出台后的第一张院线牌照,这给了博纳这个全产业链布局影视内容制作公司又一助益。所以虽然明知道博纳资本化之路坎坎坷坷,但大多数人都愿意对博纳的前景都持乐观态度,直到2020年1月,疫情爆发。

疫情下的中国院线:

至暗时刻不知尽头

如果没有疫情,博纳作为出品方之一的《紧急救援》,会按照原定的上映时间如期首映;博纳影业筹备了九个月的主旋律献礼片《冰雪长津湖》也因疫情停拍,不得不延后至今年入冬再继续拍摄,剧组1800人滞留丹东,200人滞留天漠,损失超过1.5亿。

到6月份,电影院线方面已经停摆了140多天了,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的《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中提到,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人民币,同比2019年下降88%,一季度平均每家影院收入18万元。全国影院一线从业人员总数在30万人左右,在3月底,已有20%的影院进行了裁员。

疫情影响之下,从业者们只能苦等政策,3月份电影院方面曾经有过短暂复工,但很快因为疫情的反复,被告知“暂不复业”。5月8日,国务院印发文件中提到,可以“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但一个月过去,在网吧、剧院、酒吧都在逐步恢复营业的情况下,电影院还是没有等来确切复工的消息,而且就算复工,短期之内电影行业也难以回春。

万达坐不住了,6月3日,有消息称只对CGV和博纳两家院线开放过加盟业务的万达院线开放“特许经营权”,据万达电影执行总裁刘晓彬介绍,这些特许经营的院线,都能直接使用“万达影城”这一品牌。中小影院更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推出了大排档、爆米花套餐,把艺术情怀变成柴米油盐,希望能尽量挽回损失,但是更多也都是徒劳。

6月10日,贾樟柯针对“黄巍事件”再次通过微博发声,“应该考虑影院复工复产了…有的电影企业日亏损100万,100万影院从业者需要生存啊。”一时间,导演、影院经理、放映员、发行人员纷纷写下自己积攒了140多天的苦闷。

黄巍的离世好像在本就笼罩阴云的湖面再投下一块巨石,激起了电影人的悲戚与无奈,四个月前,大家都以为春节档取消就是重创了,两个月前,大家也以为停工两个月就已经很伤元气了,现在才发现,这个至暗时刻,还不能看到尽头。

只有等待,等待下一个天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