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钱生钱”和利用闲钱增添财富的问题。

倘若一个人手里有二三十万,这笔钱又是不等着急用、可以一月、几月甚至半年一年不需要使用,完全可以将它盘活起来,让死钱变活钱、少钱变多钱,实现一次财富的增值和积累。

一般来说,货币财富除了直接投资实业、用来做生意而实现增值外,通常的方法有存银行、买股票、买基金等。

第一种,存银行

将余钱存入银行,是最为普遍和最为保险的,随时可存,可以选择活期、定期两大类。将钱存放银行,几乎无风险,到期连本带利取出,可以获利。

但是,现在银行存款的利息较低,即便是以4%的年息计算,一年到期获得的利息是,一万为400元,十万为4000元,二十五万为10000元,一年下来,本息合计是25万+1万=26万,余类推。

与存在银行相类似的还有,购买国债、购买特定的银行理财产品、购买收益性保险产品等等,大体要义所差无几。

第二种,买股票

买股票的投资是十分诱人的,但是风险巨大,可能是一夜暴富,也可能是血本无归;你可能是瘦子进去而胖子出来,也可能是胖子进去而瘦子出来,甚至于是“一丝不挂”出来。

获利和赔钱的最大可能性是,今天进去买个跌停板,当天收盘时又变成涨停板,理论上你可以赚到20%,反之买到的是涨停板,收盘时又变成了跌停板,加之来回的手续费佣金,你的损失会超过20%!

20%是什么概念?一万是2000元,十万是2万元,二十五万就是5万元。

这种游戏,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财富托底和心理承受能力,是万万使不得的,所以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第三种、买基金

购买基金的本质是委托专门的机构购买“一堆”股票。现在金融市场上的专业基金公司很多,设计的品种也名目繁多,有稳健保守型的,有积极进取型,还有各式综合型的,其间的差别就是收益与风险的平衡掌控。原理很简单,收益期望越大,需要承受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收益期望越小,需要承受的风险也随之减小。

购买基金的好处是,基金公司是靠谱的,他们操盘手也是专业的,一般来说相对稳健或进取,收益也是有一定的预见性。

正因为是专业人士操作,假如某一天大盘指数基本平盘,就是宏观上没有什么涨跌,但是,由于这款基金所含的股票不会与大盘完全同步,由于是专业人士操作,在大盘没涨的情况下,说不定你的基金还是涨的,这样,这一天你的基金可能还是正收益;反过来的可能性也存在。但是,毕竟涨落有限,你的风险还是可控的。

假如你所购买25万的基金在一周5个交易日内,平均增长2%,一周下来的收益就是5000元,这时的本利合计就是25.5万元。

假如第二周还是这样,那么第二周下来,你的本利合计就是

26.1万元,第三周就是26.622万元,第四周就是27.15444万元,四周时间里的获利就是2.15444万元,由于复利的作用,不是简单的5000乘以4等于2万元而是2.15444万元。

2.15444万元平均到4周28天的话,就是2.15444除以28天,平均每天收益769.4元。

如果你的基金平均增长达到这个“假定”的水平,你又是长期持有,半年下来、整年下来、几年下来,你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具体的数据其实是不可以主观预见,但是道理是十分明显的,关键在于你所持有的这一阶段,整个经济形势如何、这支基金的成长性如何。

关于这些,建议多学习了解一些复利收益方面的知识。

关于存银行、买股票、买基金这些钱生钱的办法,各有利弊,各具风险等级,关键是针对自己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来决策投资,一是不能太贪,试图一口吃成个胖子;二是对宏观形势有所了解和预测;三是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需要分散投资和分摊风险。

再次提醒: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