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声自述》中彭家声老主席提到,1989年3月11日大会上升起同盟军军旗,这面军旗是老主席亲手设计的,七环代表的是果敢境内的七个民族,五角星代表的是革命和解放。 那么这七个民族指的是那几个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果敢七民族▼▼

汉族,缅甸政府又强加“果敢族”,是近古、近代、现代果敢地区的主题民族,所占人口80%-90%,主导果敢地方生活。比较完整的保留汉族的古老习俗,也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习俗。

崩龙族,即德昂族,占果敢人口的7.27%,在果敢境内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位居第一。其内部有分为花、红、黑3个支系,花崩龙其妇女传统服饰为一身花花绿绿,头上戴花头巾;红崩龙,其妇女服饰多镶有红色;黑崩龙,其妇女多为黑色服饰。

傈僳族占果敢人口的2.53%,是果敢境内的第二大少数民族,其分布范围计2个区4个乡25个村,但真正的傈僳村只有一个,即果敢老白鱼河。长期与汉族、佤族等民族杂居,多数通晓汉语,与汉族交流大多没有语言障碍,常有与其他民族通婚。

苗族,在果敢多称为白族,占果敢人口1.45%,内部分为白苗和青苗。纯苗族寨子只有红岩桤木林一个寨子。苗族所织的布外观色泽洁白素雅,内在质地精细严密。

傣族,在果敢多称为“摆夷”,占果敢总人口的1.42% ,内部自称分为水傣和旱傣两个支系,两个支系没有根本性差别,只有区域性方言和某些祭祀礼仪的差别;服饰上旱傣妇女色泽多为黑蓝深色,水傣则多为白、绿、水红等浅色。

佤族,至今果敢境内佤族已经不多,占果敢总人口的0.46%,佤族在果敢虽然人口不多,但历史悠久。果敢佤族妇女,蓄长发,戴花头巾,有的佩戴耳环手镯,上身多为兰色无领大襟或襟短衣,其领口、袖口和襟边多镶有红色布料,下身着黑色底版兼有红色伟线条的长裙,或者是黑、兰两节组合成的长裙。男子上身胸前多有两个小衣袋,下身多为黑色摆裆裤,现在中青年服饰大多趋于汉族融洽。

本族,果敢境内又称为本人,占果敢人口的0.3%,按现在民族学概定,本族与佤族应是同一民族,但因小区历史环境有别,长此已久出现了语言、习俗、文化、心理等方面差异。果敢本族人口较少,多数与其他民族杂居,本族传统文化已经保留的十分不完整了,多趋同于汉族、傣族等民族。

据《果敢志》根据2004年6月果敢入口普查原始底部考证,果敢特区列入行政在册民族计7个,即汉族,崩龙族、傈僳族,苗族、傣族,本族,佤族。另还记载果敢有彝族的存在,但多数与汉族融合。另果敢也有布朗族、回族等民族的后裔存在。

BH1A0601.JPG(98.3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4 小时前 上传

8.8事件之后,据说果敢伪政权将缅族强加入果敢民族之内,所使用旗帜(不知道什么旗)改为八环一星,底色是墨绿、红、深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