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2月,时任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的汪精卫离开重庆出走越南河内,12月29日其发表“艳电”公开对日“输诚”,1939年12月30日,汪精卫和日本侵略者缔结卖国的《日汪密约》,其主要内容为:承认伪满洲国;承认日军对蒙疆(当时的绥远、察哈尔两省及山西省北部)、华北、长江下游和华南岛屿的长期占领;汪伪政府自中央至地方受日本顾问及职员的监督;伪军及警察使用日本人提供的武器并接受其训练;日本人享有一切资源的开发权;汪伪政府的主要政策及工农交通事业由日本人控制。

1940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精卫自任主席,积极为日本侵略者征集民夫、粮食并组建伪军协助日军与抗日武装作战(伪军人数高达七八十万人)。1943年的一天,侵华日军总参谋长松井太郎和犬养健到汪精卫家中催促其筹集大量军粮及20万壮丁用以支持东南亚战事,汪精卫闻讯急忙下楼来迎接,一脚蹬空,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导致旧伤复发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入南京日军陆军医院治疗。日本军医为他取出埋在骨头里多年的弹头,无奈手术效果不理想,由于铅毒入骨,病情恶化,多方诊治无效,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病死于日本名古屋。

汪精卫死后,日本小矶内阁为其发了讣告,日本天皇也讲了一些表达“甚是痛惜”的话,在南京汪伪政府大小官员及汪精卫妻子陈璧君的请求下,日本军部将汪的尸体运回南京安葬。11月23日,汪精卫的尸体被埋在梅花山山顶,与中山陵相对。陈璧君自知汪精卫所作所为恐为国民所不容,墓地日后有被人毁掘的可能,便亲自布置,将5吨坚硬的碎钢块掺杂在混凝土中,浇筑成厚厚的墓壳。其坚固程度堪比国防永备工事。

汪精卫与东条英机

陈璧君对汪墓修建之事煞费一番苦心,但在日寇垮台以前,汪精卫墓只是完成了主体工程,其他一些附属建筑尚未完工。随着日本投降,南京伪政权覆灭,汪精卫陵墓工程的修建自然也就停下来了。抗日战争胜利后,饱受日寇和汪伪政权蹂躏的中国人民,在欢呼胜利的时刻,回想起往事,无不对汪精卫恨之入骨。这等大汉奸竟然葬身于庄严的中山陵之侧,岂能容忍!民众纷纷要求铲除汪的坟墓。1946年1月初,蒋介石在民众舆论压力之下,命令何应钦秘密平掉汪精卫墓。

何应钦召集南京卫戍部队74军军长邱维达、南京市市长马超俊、宪兵司令张镇、陆军总部参谋长肖毅肃、工兵指挥官马崇六等人开会,传达蒋介石的指示,命令在十天之内平毁汪墓,并且在夜间秘密施行。由于汪墓非常牢固,只有用药爆破才能平毁。这次会议决定,炸墓的任务由74军51师工兵营执行,宪兵司令部担任警戒,不许外人接近,南京市政府也派员协助。炸墓前三天,从中山陵到明孝陵之间,实行戒严,断绝交通,禁止游览。

1946年1月21日深夜,梅花山上传出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火光映红了天空。工兵部队使用了150公斤烈性炸药,先是炸开了汪墓外层的钢筋混凝土部分,接着又炸开了盛放棺材的内窖。揭开楠木棺盖,见有一面青天白日旗覆盖在汪精卫的尸体上,由于使用过防腐剂,尸体尚未腐烂,汪身着藏青色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腰佩大绶。口袋里还放着一张长约三寸的白纸条,上书“魂兮归来”四个字,下款署名“陈璧君”,以示为其招魂之意。据说,还发现有一本汪精卫手抄诗稿,虽已发黄,但字迹仍可辨认。

梅花山观梅轩

工兵部队将汪墓炸开之后,就把汪的尸体连同楠木棺材装运到南京清凉山火葬场焚化,并把墓地压成了一片平地。梅花山靠近明孝陵,是赏梅的好地方,游人很多。汪墓炸平后,1947年,在墓地旧址平地上,修建了一座秀美的亭子—观梅轩。新中国成立后,又将梅花山下的原汪墓祭堂改建为十分雅致的“寿星宫”,供游客玩赏(已于2012改建为孙权展览馆)。还修建了一座江南园林建筑“暗香阁”,这些景物把梅花山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