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一上班就开始摸鱼,找同样银行出来同样在做实习律师的哥们聊天,坦荡地说出了所在的律所环境和工作情况之后,哥们发出了灵魂拷问:

“那你混毛线?”

打着哈哈,说是这一年不仅要实习,要安顿下来的事情也挺多,小所自由,能够兼顾——也都是实情。

面上过去了,心里却不那么轻易能过去。四下无人,打开网页,看看律协新的招聘信息,看看牛逼闪闪的顶级所,本地的大所,再看看已经在里面混得风生水起的熟人,出席各种高大上活动的身影……

其实不痛快。

自我安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人家是法学,法务,一路正道走过来,还是本地人,天时地利人和;你这不仅半路出家,中间还有近3年的职业空白期,一外地人人生地不熟,出门走一里地回去都要靠导航,天无时地不利人没和,除了是一个学校出来的,其余可是差远了。

再说了,谁让你法考后不着急,出成绩后不着急,到了5月了着急了,找个所就卖了。

话说开始实习后还接过两个电话,一次是上周,行政姐姐就在旁边,听清楚名字和来意就给回绝了;另一次是这周,和所里的老律师去立案,回来的路上接到的——说实话听到名字心里面咯噔一下,之前了解过算是本地的大所了,都忘了什么时候投的——转念一想要去面试就麻烦,还得等结果,真是大所流程都要烦死,加上旁边同事还在,不好“投敌”,也就算了吧。

周三上午,扒拉几口粥去上班,闹肚子,上吐下泻,自己还想硬挺,主任和行政姐姐一直催我回家休息,想想下午也没什么事,中午就撤了。

申请实习证要健康体检证明,周四上午找个医院弄了下,中午才慢悠悠地去所里。来回来去多休了一天,这时候心里也感叹小所这点好,是真自由,请假也不用流程啥的,说一声就行。

这两天也在想,要真去个管理严格的地方也挺不自在的,尤其是钱不多几毛,还要求这要求那的——咱也不是应届毕业生了,职场那点事老板画大饼什么的早就不顶用了,身板也不咋地工作时间还是弹性点好——嗯,好像选这里也不错。

这一周的心境就在“也不错”和“不痛快”之间游荡,成年人的世界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踏踏实实不能一山望着一山高,专注自身少听杂音……道理都懂自己说出来都一套一套的,可毕竟不是老和尚做不到心如止水,凡世凡世,全是自找的烦事烦事。

事情嘛这一周缕缕好像没做啥:跟着听了几次咨询,跟着老律师去法院立了个案,写了诉状和质证意见,看了两个刑事案件的卷……

嘿,这么一想一列还不少,不过匀在每天就还好,至少这一周还是比较轻松的。

感想感悟啥的欠奉,简单地说做事情层面律所也好银行也好大差不差,至少都在我的智商覆盖范围内,情商嘛这两年也不知道算是长进还是后退了,总之还没到发挥大作用的时候。

闲来无事也想过案源的问题,客观地说形势不太妙,可能还不如应届生——要是南开刚毕业那会儿同学情还热乎,还可以互通有无,现在这都过去10年了,突然窜出来……太尴尬了。

别的方面几乎为0,要是混校友会,现在这个实习律师的身份也不上不下,说出去面上不咋地估计人心里也瞧不上,利益交换不了还是一边凉快去的好。

比应届生好的地方现在也就是脸皮厚了一点——虽然有限;见识稍微多了一点——虽然也有限;看起来苍老了——这不是一点,应该是很多。

过好当下,一步一步来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