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猥亵案,又一次发生了!

4月1日,网传“上海青浦区实验幼儿园发生男幼师猥亵案件”,很快,青浦区教育局官方微博“青浦教育微博”就发布了情况通报:

距离余波未平的中韩“N间房”事件,才不过一周时间,距离美国著名的“童子军”因275起性侵诉讼宣告破产,也不过1个多月(←点击蓝字查看)。如此密集的“未成年人侵害”事件,已超出所有为人父母者的承受能力。我们在对受害者表示痛心、对侵害者表示谴责的同时,还能做什么?

今天,夏校君请来2位女性朋友,从母亲、高中生的视角,谈谈她们对于性别、性教育的观点。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也希望法制、舆论的阳光,照亮所有不为人知的阴暗处。

一/ 美高女生牛油果:

当指责性侵时,我们都不能独善其身

实施性侵的,可能是你最熟悉的人

#MeToo的火终于烧到中国,我打开微信,看到一个女孩子的朋友圈:“#MeToo,我今年23岁,我第一次被性侵的时候是小学六年级,我在外面登山,一个叔叔就靠过来摸我的胸……”

她又写道:

性侵性骚扰这种事,不是离你很远的,不是只会发生在漂亮姑娘身上的,不是因为女生穿着清凉的原因,亦不是因为女生年纪合适的原因。

因为在你的朋友圈里,有个长得不漂亮的女孩子,这辈子到23岁时,被人骚扰过三次,第一次时她十二岁。”

我读得恐惧又悲伤。

恐惧的是,我终于明白——我对性侵一无所知。原来性侵从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只会发生在凌晨两点的酒吧,发生在酒精和毒品的簇拥下。它从不局限于我想象中那些守在漆黑的巷子里的蒙面歹徒,或者是把手伸向失足少女的、满脸横肉的男人。

我错了,性侵不用在雨天,不用在夜晚。它往往没有征兆和铺垫,更常常没有后续和结尾,只是石沉大海。它就在我身边,或许明天,就降临在我身上。

悲伤的是,它发生在最纯洁的校园,最光鲜的化妆间和休息室,发生在众目睽睽的酒席上和阳光下。实施性侵的一方可以是仪表堂堂、德高望重,受到伤害的一方可以是大家闺秀、自尊自强。

我曾以为“性暴力”这样的字眼是人人得而诛之,以为它只存在于最粗鄙、最阴暗的角落,但现在我却发现,它原来也存在于我景仰的人身上。一个有教养、有道德、一个善良的、做着美好事情的人,同时也可以是施暴者。

原来我们与所谓的“平等”还离得那么远。那么多教授和博导的斑斑劣迹似乎都在说:“哪怕是教育、最高的教育也无法消除这份不平等。”

对受害者二次伤害的,很可能同为女性

有一次,我高中放了一部关于美国大学校园性侵的纪录片。看完后小组讨论,我平日一位好友竟然说到:“其实一些女孩子明知道一些场所很危险,就不该去。她们可以和别的女孩一起聚会啊,但她们自己选择了去和男孩玩。”

我很久都没有那么气愤。我们争论起来,越是争,我越发现她的思维方式是如此令我痛苦。

“女孩子还是不能太随便,不然后果自负。”

“女孩子应该自尊自爱啊。”

“女孩子穿得那么少,确实也有想吸引男生的因素啊。”

我愤怒得连反驳的话语都哽在喉咙里。

我是个女孩,我喜欢化妆,喜欢好看的短裙、露肩装和高跟鞋。我喜欢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和朋友出去玩,被人夸赞我会开心,有错吗?何错之有呢?话再说回来,不管是贞洁的圣女还是站街的妓女,都没有任何理由能将对她们的侵犯合理化

然而可笑的是,就连一些同为女人的人,都对性侵受害者怀有着晦暗的轻蔑,甚至是更为恶毒的揣测。

又回到校园,回到窗明几净的教室,我看着许多十多岁的女孩围在一起嬉笑。

“那个女生好丑,还有勇气发自拍。”

“那个女的天天跟男生呆在一起,真的婊。”

“笑死我了怎么会穿这种东西。”

我就忍不住想,我们这代人真的在进步吗?

要保护好自己太难了,当女孩本该像花一样绽放的时候,她们的身边却充满了明枪与暗箭。不仅仅是那些伸向她们的手,还有那些伸向她们的舌头。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我们谈论那些被揪出来的施暴者,难道只有他们是有罪的吗?

我也有罪。

我的罪在于,当身边的人轻蔑地谈论着某个女孩的身体时,没有加以制止。

我的罪在于,当我面对着那些物化女性的审美标杆时,没有勇气做自己,反而恐惧自己的身体“不够动人”。

我的罪在于,面对街对面男人的调笑和身后的尾随者,只懂得逃离,不懂得生气,只是听从自己的礼貌去抱歉,而摆不出漠视的神态。

我们都有罪。

我是幸运的,我从未被性侵。可我到底该如何保护好自己,保护好我的朋友,保护好我未来的孩子,让他们免于那些明枪和暗箭。这个世界会好吗?我踌躇着,质疑着,最后还是决定展开笑颜:我依然充满希望。

二/ 70后妈妈杨捷:

性教育,从青春期开始就太晚了

婴儿也需要性别保护

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是我在德国刚生了大宝的时候。

当我抱着3个月大的儿子,穿着开裆裤去体检的时候,儿科医生先是礼貌赞美了一下我们的开裆裤的方便设计,继而忍不住说:“和孩子在家里的时候穿这样的裤子可以的,如果带孩子出门,尤其是将孩子从婴儿车里抱出来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给孩子把隐私部位护住。这很重要,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应该注意孩子的性别保护,不要故意把男生打扮成女生,不要裸露孩子的性器官等,这也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性别保护意识习惯养成的第一步。”

医生继而又说:“小男孩的生殖器裸露在外,有些时候会有大人忍不住为了‘逗孩子’来触摸、玩弄孩子的生殖器,甚至有时不巧还会碰到有恋童癖的人激起对方的遐想,这些事情与其碰到了再防范,不如防患于未然。

“另外,等孩子再大些就更要当心了,孩子穿开裆裤爬来爬去会很不卫生,脏东西容易入侵,而且宝宝的生殖器暴露在外,还增加了宝宝摸到生殖器的机会。阻止宝宝的探索行为可能会让他更为好奇,然而放任其‘探索’也会给他带来‘抚摸自己的生殖器是很平常’的错觉。如果长期养成了习惯,当他成长过程中再进行此类行为时,很可能会遭到他人的批评或异样眼光,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一条小小的开裆裤使得医生讲了那么多,我猜测德国人民也是通过一个个教训检验出开裆裤的危害的。

等到孩子再大点,医生在给孩子检查隐私部位时,就不仅仅只是征得我们的同意,而是非常郑重其事地征得孩子的同意了。并且一再嘱咐我们,要告诉孩子:“内衣裤遮住的部位,除了爸爸妈妈给他洗澡的时候,和医生征得他同意给他检查的时候,任何人任何时候要求看或者摸都是不可以的!”

男孩子也需要足够的防性侵教育

儿子6岁时有了妹妹,在给妹妹换尿布时他有时也会来帮忙,很自然的就知道了男孩子与女孩子的不同,我就想这也算是进行性别教育了吧。

直到孩子上初中了,我突然发现,这样的教育远远不够。

那个我一直觉得还很幼稚的小屁孩谈到女生会脸红了,并说什么“与女生势不两立”的话;不小心偷听到孩子们的谈话时,发现一些我们大人觉得脸红心跳的词语他们在肆无忌惮地乱用;有一回,儿子甚至告诉我,他们一群小男生对于“精尽而亡”这个词展开了讨论,不知道谁在哪里看到了这个词,因为实在无法理解就一起讨论起来。

这个时候,我忽然觉醒,男孩的性教育,不能再等了。

后来我看到有研究表明女生接受性教育多于男生,我才知道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女孩子的家长更担心孩子被性侵,所以会比较重视。但事实是:男孩子和女孩子一样,都需要保护,都需要及早进行性教育。

我发现孩子对学校的生理卫生课不太感兴趣,也会不好意思,就给孩子讲了当年在德国电视里看到的《德国学校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的片段,孩子一下子有了兴趣。

记得那年,一个13岁左右的英国女生怀孕的事情惊动了英国女王,德国电视台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顺便拍了一些学校对青春期孩子如何进行性教育的专题。有一个做法特别有趣:老师将班里的孩子两两分组,女生演妈妈,男生演爸爸。女生要每天在肚子上绑一个3公斤重的米袋,规定孩子们回到家也不能取下来,演爸爸的男生要负责接送女生和给女生准备好吃的,还要监督女生不能把“孩子”取掉。这样一个多星期后,女生们已经受不了了,老师取掉了米袋,换给每组家庭一个电动娃娃,这个娃娃是精心设计过的,半夜里和上课的时候都会哭闹,如果不给娃娃及时塞奶瓶在嘴里,娃娃就会哭闹不止。

“爸爸”和“妈妈”被要求轮流照看娃娃,不可以忘带或者弄丢,而且时刻不可以离开自己的视线。

孩子们不到一周就受不了了。于是老师再仔细与孩子们分析,男女的生理构造有什么不同、如何怀孕、如何避孕、男生女生都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等等。

儿子听得津津有味,我猜测他是脑补了自己这样演爸爸会是什么样的图景。后来的几天,我有意把给他妹妹看的绘本《小威向前冲》、《宝宝的诞生》,还有“学会爱自己系列”的《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等绘本故事书放在饭桌上显眼的位置,果然,儿子也会愿意“不经意”地翻看这些在他现在的年龄段视为幼稚的绘本了。

△这是我们推荐的儿童安全教育绘本,您可以找来给孩子看看

可能许多爸爸妈妈跟我一样,并不是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只是一时想不到可以这样做,或者想不到怎样做会比较合适。所以,我在此分享出我家孩子的故事,希望能够给到各位一个提醒。

最后,给大家推荐广为流传的英国《儿童十大宣言》,有很多条都值得借鉴:

1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即告诉孩子,安全重于一切;

2

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有拒绝被亲吻与触摸的权利;

3

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

小秘密要告诉妈妈,当孩子向大人说实话时,大人应当马上信任孩子,并及时帮助他们;

5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6

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

7

有权不与陌生人说话;

8

紧急情况下可以自己先跑;

9

不保守坏人的秘密,如果遇到坏人欺负自己,一定要告诉家长;

10

坏人可以骗,在关键时刻可以踢人,可以夺路而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