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我们的舌头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却常常因为低调而被忽略,甚至有人从来没有清理过这个地方,今天就来好好了解一下吧~

其实,舌头君每天都很忙,因为它在日常中要肩负起以下责任:参与说话、协调咀嚼和吞咽、感受味觉。

舌头小课堂

人的基本味觉酸、甜、苦、咸,都是靠舌头尝出来的,为什么舌头能做到呢?

是因为舌头表面上分布的大量的凸起,它们被称为“舌乳头”(别笑哈,真的就叫这个名字,百科就能搜到)。

舌乳头分为以下四种:

1.丝状乳头:数目最多,体积最小,一般以天鹅绒状态分布在舌头里,主要负责舌的一般感觉。

2.菌状乳头:丝状乳头之间的红泡泡,主要负责味觉管理,上皮内分布着味蕾。

3.轮廓乳头:体积最大,一般有7-9个,分布在“人”形沟前方。

4.叶状乳头:分布在舌头边缘,呈5-8条并列皱襞状,四周有味觉沟环绕,沟内有味蕾分布。

那么,为啥舌头需要清洁呢?因为呀,舌头上除了舌乳头,还有大家都很熟悉的——舌苔。

舌苔对舌乳头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少口腔问题,更是影响KISS的关键,毕竟:舌苔是引起口臭的原因之一。

有时候,你明明一天刷牙三次,却依然被Ta嫌弃口臭,你百思不得其解,但很可能只是因为你忽略了舌苔清洁。

舌苔,细菌的培养基

舌苔是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的一层白色的苔状物,通常分布在舌面上。

在西医看来:舌苔是细菌的培养基。

因为舌苔的环境十分适合细菌繁殖,加上舌头自身的粘膜细胞代谢,如果舌苔不定期清理,就会越积越厚,从而滋生更多细菌。

这些细菌有的会导致蛀牙、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也有的会分解出蛋白质,产生有臭味的含硫化合物,造成阻碍你和Ta亲热的大问题:口臭。

根据巴西圣保罗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85%口臭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其中更有50%是来自于舌苔上的残渣

所以,导致你口臭的罪魁祸首,很可能是舌苔,另外,舌苔过厚还会导致舌炎、味觉减退,综上,定期清理舌苔对于口腔卫生真的很重要,而如果,舌苔变得又厚又白,就更加需要注意了。

舌苔又厚又白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人们在咀嚼吞咽或进食时,唾液和食物的冲洗,会不间断地清洗舌面,所以正常人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匀。像这样:

如果你长了比一般人更白更厚的舌苔,那么就要注意是否有以下问题啦:

1.口腔不卫生——就像一个房间,如果经常不打扫,肯定会积灰;

2.脱水或口干——所以常喝水、保持口腔湿润很重要~

3.抽烟、酗酒——中医认为舌苔反映肠胃状况,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影响消化系统,饮酒也对胃黏膜伤害很大,肠胃不好,舌苔自然也不好看;

但如果是生病了,舌苔变厚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

1.生活习惯变化——生病时,进食次数减少,会减少咀嚼和唾液分泌,自然无法冲刷舌苔;

2.药物反应——因哮喘或鼻窦炎等疾病使用了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等药物,可导致舌苔变白。

3.特定疾病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可能导致厚舌苔形成,真菌感染如口腔念珠菌感染也会形成白厚舌苔;

如果是暂时性的生病及服用药物导致舌苔厚白,那么无需过分担心,在病情好转或停药后舌苔状况也会改善,若是由于特定疾病导致,就需要对症下药啦。

不过,大家或许也听过一个说法:舌苔不能刷,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种情况,舌苔先别刷

在国内,舌诊是中医望闻问切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而舌苔所对应的口腔菌群变化或与肠道菌群改变具备特征性的对应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舌苔可以反映你的身体健康状况(如肠胃变化等问题),也是中医舌诊的判断关键

所以中医一般不建议去除舌苔,否则医生无法通过精准作出判断。

那么,关于要不要去除舌苔,这里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吧:当生病了或发现舌苔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就先保留舌苔以便医生诊断,而平日身体状况良好时,就可以常规性地残留的舌苔清理掉。

这样是不是就一举两得了呀~接下来,就教大家,怎么正确地刷舌苔。

清理舌苔的正确打开方式

可以使用专用的刮舌苔器或软毛刷,如果没有,那么软毛牙刷也是可以的。除此之外,使用盐水和漱口水,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冲洗效果。

但无论用什么,都要注意:手法一定要轻盈,轻刷即可,千万不能太用力!更不能用硬物或尖锐的器具刮舌苔!否则伤害了舌乳头上的上皮细胞,同样会导致舌头麻木、味觉损害以及食欲不振哦。

好啦~知道这些舌尖上的秘密后,大家今晚就可以活用起来,让自己的口腔更健康,口气更清新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