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满山的柿子树,张大爷发起了愁。前两年自己包了几个山头种柿子,今年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一年结果,满山都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可是就没人来收。眼看着树上的柿子已经过了采摘期,有些都已经烂了,张大爷着实心疼。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主题是烂在树上没人要放几天就不能吃,晒成干价格翻10倍。

关注“乡知乡土”,随时了解您想知道的各种农产品行情以及未来的价格走势、来年的种植前景,也欢迎各位读者随时和作者交流。

柿子的食用历史已经有近3000年的时间了,很多文人墨客也都曾用诗句表达过对柿子的喜爱,比如北宋诗人张仲舒就曾夸赞过美柿子,胜过人间甘露。在民间柿子是一种价格便宜经济实惠的水果,曾经更是被当成主食,一顿就要吃上十几个。在一些山区,因为土地贫瘠,多为荒山,其它作物无法种植,农民只能种一些生命力强的柿子,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张大爷就是这些农民中的一员。

笔者向大爷了解到,今年他家的柿子是第一年挂果,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所以不能外出打工,只能种些柿子,自己照顾了这些柿子几年的时间了,终于熬到了丰收,结果没有客商来,树上的柿子也不敢摘,有很大一部分都烂在了树上。张大爷还说,为了这点柿子,他整天着急上火,嘴里长了好几个泡。今年和张大爷一起种植柿子的村民也遇到了滞销,有一些人等不及了,直接将柿子摘下来放在自家的院子里,只放了几天就坏了,不能吃了。也有一些村民将柿子摘下来,晾晒干做成了柿饼,价格翻了10倍,储存期也更长了,可是工序太复杂,需要的劳动力也很多,种植柿子的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农民,实在没有太多的精力做柿饼。

今年很多地方的果农都和张大爷遇到了一样的问题,即使卖到几毛钱一斤的低价,也没有收购商来,千盼万盼终于有人来收了,农民低价也卖,可是有些收购商就是不说价。张大爷说:“他们就是想熬着你,等你熬不住了以更低的价格收。今年估计就这样了,价格也不会再涨,按现在的行情算,每亩地我还亏了钱。”看到张大爷忙活的背影,瞬间感觉心里酸酸的。农民真的很不容易,辛辛苦苦种点地,投入的化肥,农药等成本也比较多,最终落得了果贱伤农的情况。现在只希望张大爷和同村的农民明年能够遇到好行情,把今年的损失补回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