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千百年来却总有人悟不透。

【周厉王国人暴动】

早在西周晚期,有一位君王就因为得罪了国人,而遭受国人暴动,被驱逐出国都。这个君王就是周厉王。

周厉王在位的时候,就因为倒行逆施,残忍暴虐。国人进行了有组织的暴动,把周厉王给推翻,迫使他逃出都城,最后客死他乡。

那么周厉王是怎么走到这步田地的呢?这次国人暴动的背后又有什么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个事件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西周的贵族社会】

在周厉王继位的时候,周人已经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西周早期的成康之治,社会繁荣稳定。

但是当时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被凸显了出来,那就是极大的贫富差距。

西周是一个奴隶制时代,社会组成是贵族与奴隶。其中贵族又分为多个等级,如诸侯,士大夫,士等等。

由于西周的分封制度,开国初的所有贵族都有其相应的封地,他们可以控制奴隶进行开垦。

但是经过两百年的稳定发展,十代人的前仆后继。贵族士大夫留下了更多的后代,而他们的封地又不足以给这么多的后代进行分配,于是无封地的贵族出现了。

【国人和无产者】

这些没有封地的贵族成了最早的国人,即平民阶层。其中也包含了部分脱逃或获得自由的奴隶,构成了这样一批贵族时代的无产者。

这些平民想要活命,与那些有产、有土地的贵族相争,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他们还有一条活路,那就是开垦荒地,进行渔猎。

于是,国人就成了开荒的先行者,他们积极利用没有被分封的无主荒田和山川林泽。积极进行开荒渔猎。

在西周中期,国人开垦的荒田就已经有很大规模了,这时候他们通过努力也能活得不错。

但是当时的周共王由于财政赤字,需要新的财政收入,于是他承认了国人对开垦荒田的所有权,但同时要向他们收取一定的税金。

就这样,西周的贫富差距开始拉大了。

【私有化和贫富差距】

由于西周的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没有铁制农具,也没有成熟的牛耕技术,所以个个体的农业行为是无法开展的。

所以当时的人们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合理分工协作。而这样的协作需要有人领导调配,有人负责具体工作。这样领导的人就天然是贵族,而工作的人就是奴隶。

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当时的奴隶制社会的井田制的生产方式。而国人进行开荒,受到生产技术和能力的限制,也不会脱离集体劳作的形式,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是受制于贵族阶级的。

再加上土地可以进行买卖,这些没有资本保障的国人,在对抗自然灾害与苛捐杂税的时候,就会进一步受到贵族阶级的剥削。

表现就是贵族拥有土地,丰年储备粮食,灾年拿粮食换土地,于是越来越富有,国人丰年还好过些,灾年或税赋过重就要用土地换活命的口粮,于是越劳动就越穷。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到了周厉王时代,国人依然在开荒和山间渔猎中挣扎求存,他们就像是给贵族无偿打工的打工仔。

而贵族们则被这些国人供养的膘肥体胖,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断不劳而获的获得土地,人口。贵族和诸侯们的实力也因此不断膨胀。

而同时期的周王室则因为蛮夷入侵,天灾人祸等问题,不断衰落。周王室和诸侯国贵族之间呈现了一个明显的实力上的此消彼长。

周厉王时,诸侯势力已经能够威胁到周王室的统治了,周厉王希望削弱诸侯的实力,所以进行了改革,而周厉王的改革,则成为了压倒国人生机的最后一根稻草。

【周厉王改革】

周厉王认识到,诸侯贵族的强大,在于他们侵占了太多的山川林泽,无主荒田。这些田地并不是他们的封地,但他们却能在这些土地上攫取利益。

而诸侯们的强大,就是因为他们在封地以外的土地太过庞大,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输血性支持。

于是周厉王把主意打在了贵族们控制的山川林泽和无主荒田,周厉王的专利法开始被推行。其内容就是把山川林泽和无主荒田收归周王室所有。

具体实行情况,就是任用荣夷公和虢公长父,凭借军事武力进行强势干预,禁止国人利用山川林泽和无主荒田。

【专利法下的国人】

虽然周厉王推行专利法,针对的是诸侯贵族,但是直接受到冲击的却是那些底层的国人。

最底层的当然就是还在开垦荒田,或者干脆以渔猎为生的国人了。专利法下他们被直接禁止渔猎和开荒,这样他们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口粮,这等同于剥夺了他们生的希望。

而本来比他们稍好一些的国人,那些贵族们收购了土地,却无人耕种,所以雇佣耕田的国人。这批人就成为了被裁撤的员工,一下子进入失业状态。这些国人的下场也与前一种不无不同。

所以,如国人这样的无产者,一下子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在专利法的政策下,恐怕过不了多久,他们就活不下去了。

【社会舆论战】

迫于周厉王政策的贵族们也是蠢蠢欲动,因为他们也是利益相关者,周厉王专利法剥夺的就是他们的私产。

无产的国人们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实力进行反抗,但是这些贵族们却不同,他们都是实打实的权势者。

所以,贵族们掀起了一场浩大的舆论战。他们声称执行专利法的荣夷公为天下巨贪,要侵吞天下财物。而用军队武力为专利法保驾护航的荣夷公为爪牙畜生,迫害百姓。

其实他们说的并不算错,因为确实有很多国人受到迫害,于是一时间群情激奋,大臣们也纷纷上疏,反对专利法。

舆论压力并没有让周厉王屈服,他招来卫国巫师监视国人。有人敢非议朝政就会被杀掉,这样国人们也都不敢再说话了,这就是厉王止谤的典故。

【国人暴动】

所谓堵不如疏,这种强行压制舆论的方法,不但对解决问题没有益处,反而会激化矛盾。很多国人已经进入生死挣扎的边缘,再加上诸侯贵族们为切身利益而进行的挑拨和策划。

国人暴动爆发了。

国人走上街头,进行打砸抢烧。为了活命,进行暴动的国人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最后,他们冲进周厉王的王宫。

面对群情激奋,加上诸侯贵族们的推波助澜,周厉王陷入孤立。为了避祸,周厉王只得逃出国都,专利法终于被废除了。

【总结】

周厉王用自己的权威强行改革,可是周厉王忘了他的权威都来源于国人百姓,他让国人百姓没了活路,被推翻的结局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其实,只有照顾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才是有前途的,这一点,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引以为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