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说:时间是运动持续的量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金山云是时间对金山的馈赠。

文 / 侯继勇

编辑 / 黎帅

5月8日,金山云(NASDAQ:KC)成功登陆NASDAQ,没有大规模的宣传,除了一个小范围的发布会外,只在小米园区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上市闭门“家宴”,“家宴”主桌上,金山集团董事长雷军旁边坐着创始人求伯君。

1991年,大学毕业的雷军第一次踏足北京,在这里遇到了求伯君,并加盟了金山。金山的故事从此峰回路转,一路坎坷一路惊喜。

金山集团董事长、金山云董事长、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当日接受《新爱播》记者采访时回忆说,“2011年我回到金山集团任董事长的时候您采访过我,那时候一起聊过金山的战略。我当时提了五个关键词,关停并转、包产到户、放水养鱼、腾笼换鸟、筑巢引凤。”

在这五个关键词的基础之上,雷军想的是“把金山在我手上做得有趣”,云计算是他回归之后推出的新业务,有趣有前途。

就在雷军提出金山集团进入云计算行业后,云计算成为了风口,传统计算、数据库、存储产品与服务越来越落后于商业实践,客户们抛弃了旧模式,云计算成为新选择,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金山云,国外的亚马逊、微软、Google纷纷进入。

2014年,雷军在金山集团提出了“All in cloud”战略,宣布将在云计算领域投入10亿美元。10亿美元对于当时的金山集团来说,是一笔巨资。雷军回忆说:“这相当于砸锅卖铁了。”雷军对云计算的决心由此可见。

金山云的成功上市增强了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信心。在全球疫情危机下,云路演、云上市,金山云重启了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新模式。

5月8日,北京的天空飘荡着稀疏的雨丝。雷军说:广东人说下雨就是下财,去年金山办公上市的那天上海也是下了雨,我们运气特别好。做时间的朋友,金山云的成功,是时间+复利的结果,小米如是,雷军如是,创业亦应如是。

在中国,布局云计算产业十年左右历史的公司只有两家,阿里巴巴与金山云,云计算需要时间的积累,这是金山云的优势。

金山云CEO王育林在接受《新爱播》记者采访时表示:云计算行业未来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中国和美国的厂商垄断市场,二是巨头的战争,从五年前到现在,云计算领域的核心玩家就没有变过,美国的亚马逊、微软、Google,中国的阿里、腾讯、金山云。

换言之,云计算是一个超级赛道,同时高度集中,作为这样一条赛道上的重量级玩家,金山云的未来有足够大的想象空间。

1

时间复利:金山系市值接近小米

金山云成功上市,让外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金山集团,甚至不一样的小米。

5月8日当日,小米科技盘中高位一度涨过10%,收盘涨8.1%。当晚的“家宴”上,小米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与小米副总裁尚进碰杯时说:小米集团今天也涨了一个金山云。

截止收盘,小米集团当日市值2694亿港元,市值涨了260亿港元。金山云IPO发行价为17美元,市值34亿美元,约为240亿港元。金山云上市首日收盘价为23.84美元,上涨超过40%,市值约为47亿美元,约为365亿港元。

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全球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金山云上市这一仗打得相当漂亮,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金山云上市让外界重新认识了小米集团,以及雷军系其他公司,也重新认识了金山系与小米系的互联网属性。

小米上市时,雷军说小米是互联网新物种,资本市场看不懂,行业也颇多质疑。云计算的成功需要场景才能完成实践,这个场景就是互联网生态,阿里、腾讯、亚马逊、Google莫不如是。金山云上市,使小米集团的互联网生态属性得到了肯定。

受疫情影响,雷军、王育林等高管都没有去纽约现场敲钟,而是采取了云上市的方式,在小米科技园举行了一个闭门仪式,通过网络连接纳斯达克交易所。路演也采取了云路演的方式,通常的情况下,路演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为公司高管需要全球面见投资人,按惯例路演地点包括香港(或新加坡)、伦敦、纽约,偶尔还会增加其他路演地点,跨洲飞行需要很多时间与体力。

云路演缩短了时间,但节奏更为紧凑。雷军透露:整个路演过程用了三天,三天时间通过连线的方式见了几十波投资人。

金山云CEO王育林

王育林对记者说:负责路演与上市的团队为了方便协同工作,上市前一周时间内,晚上就住在小米科技园附近的宾馆里。

去年7月,小米正式启用新园区,目前园区内已经有了四家上市公司,包括小米集团、金山软件、金山办公、金山云,截止5月8日,四家公司市值分别为2694亿港元、387亿港元、1268亿人民币、47亿美元。

金山集团CEO邹涛过来与记者碰杯,一起开玩笑感叹岁月流逝:好久不见,小侯变老侯了。

记得第一次采访他的时候他任金山副总裁,那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在四川青城山。即使对于人的一生来说,二十年也称得上漫长,对于金山更是风云激荡的二十年,金山集团旗下已经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金山软件、金山办公、金山云、猎豹移动。

2

向死而生:云计算重构世界

除了金山集团外,2012年中国就开始布局云计算的公司唯有一家,就是阿里巴巴,由此可见马云对云计算的决心很大。

对于那时候的大多数人来说,云计算还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业务,在阿里巴巴内部王坚被骂为“疯子”,很多业务部门不用阿里巴巴云计算系统,因为太难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内,王坚与其领导的云计算业务在阿里巴巴内部就是一个奇怪的存在。

2012年,雷军有一个预测,云计算会成为信息社会的水煤电,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离不开。

与阿里巴巴相比,金山集团对于云计算业务的支持更为坚决,雷军要求小米集团、金山集团的大部分业务都用金山云做支持,小米的图片/视频由金山云存储,小米游戏、金山集团旗下的西山居游戏也由金山云支持运营。

这一点与阿里巴巴很不一样。上市当日,金山云CEO王育林对记者透露:刚开始的时候,小米在金山云业务中占比超过80%。不过,随着金山云业务的壮大,金山云现在也有了更多的优质客户。

上市当日雷军对记者说:云计算与传统企业信息化一样,是一个巨头游戏,2014年之后云计算行业创业的窗口就基本上关闭了。

事实上,2015年开始,云计算行业的玩家在中国是阿里巴巴、腾讯、金山,在全球是亚马逊、微软、Google,格局已经稳定。

2010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同框,三位大佬就分别谈了自己对云计算的看法,李彦宏认为云计算与web互联网没有本质区别,马化腾认为太超前,只有马云认为必须全力以赴,这与雷军的观点一样。

昨天爱答不理,今天高攀不起,阿里巴巴、金山云在身位上的领先,与马云、雷军在云计算这件事情上的远见是分不开的。

雷军说,在云计算行业存在“供需双向冷启动”的现象,从需求端来说,IT采购关系到业务运营的稳定、安全、合规,在市场上存在成熟产品的情况下采用新品有相当的风险,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险;从供给端来说,云计算能力的形成不能速成,需要时间,需要场景落地,需要实践,在阿里云、金山云、腾讯云领先几个身位的情况下,现在再进入这个行业基本已经没有机会了。

雷军对记者说:云计算格局已经初步稳定了,该进来的玩家都已经进来了。

由于云计算业务的企业属性,对于非云计算行业来说,企业信息化领域发生的一切远不及O2O、智能硬件、网约车、共享经济、IoT的冲击那么大。但就实际意义来说,云计算的崛起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事件,它重构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基础设施。

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IOE(IBM+Oracle+EMC)定义了企业信息化,IBM、Oracle、EMC都是曾经站在行业巅峰的公司,就在过去十年,IOE被颠覆,IBM、Oracle、EMC不再风光,抓住了云计算风口的微软、亚马逊成为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公司,Google紧随其后。在中国,站到云计算风口上的阿里巴巴、腾讯成为5000亿美元的公司,从市场份额看,金山云紧随其后。

3

赋能头部:与行业一起成长

2014年,手机游戏《全民奇迹》成为年度报爆款的国民游戏,由金山云提供云服务,小米互娱代运营。事前完全没有想到这款游戏如此火爆,完全超出了预期,金山云平台的规模、能力、安全性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金山云团队与《全民奇迹》的团队奋战了两个多月,这对金山云既是一次考验,也打磨了产品与服务。王育林说:一仗打下来,我们在游戏云中就竖立了口碑。随后几年,是手机游戏爆发式增长的几年,金山云成为他们的首选。

2016年视频行业还处于长视频阶段,主要基于PC、笔记本看视频。因为大量业务跑在金山云的平台上,从后台看到视频类的资源的占比在急速地提升,视频类的业务被调用、使用次数也在增加。金山云敏捷地判断出“新的视频时代到了,应该发力视频云”。

2016年8月份金山云视频解决方案完成,年底视频行业大爆发,后来,字节跳动、爱奇艺、B站都成为了金山云的客户。

王育林回忆,跟今日头条刚开始合作还是新闻客户端方面的合作,接下来是西瓜视频,然后是抖音,一步一步走过来,这种信任感是不能替代的。B站也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客户的业务量并不大,金山云与客户一起成长,相互成就。

今日头条与金山云的合作,有一个特别巧的机缘,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与王育林都毕业于南开大学,是师兄弟的关系。

今日头条与金山云合作,还有一个机缘则是,小米是今日头条的早期投资者。

王育林认为:2C业务与2B业务非常不一样,2C业务是上帝视角,2B业务与客户是相互成就,信任感最重要。

金山云招股书显示:字节跳动、小米、猎豹、B站这样的大客户,在金山云业务收入贡献中占比很高。这些优质企业,在各自的行业里有灯塔和行业风向标的作用,只要拿下了行业头部用户,就会获得行业类其他用户的认可,这跟传统企业信息化一样,SAP、IBM、用友将行业内的头部用户叫做灯塔客户,意思就是这些客户可以像灯塔一样照耀行业。

雷军认为:经过十年的发展,云计算还处于萌芽、起步阶段,没有大规模的普及。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互联网协同工作,云服务是一个巨大的推动,能不出差尽量不出差,能不开会尽量不开会,疫情之后云计算会真正爆发。

王育林表示,金山云上市之后,除了继续夯实在游戏、视频等行业的基础之外,金山云也已经在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布局,这些行业也将作为重点行业。

依托现有的基础,乘“一带一路”的东风,再加上这些区域的经济与中国联系紧密,金山云借势出海的时机已经成熟。未来,金山云将在国际市场继续拓展。

对话雷军:巨头竞争,冷启动,必须“all in”

新爱播:云计算行业巨头林立,金山云面对市场竞争的逻辑是什么?

雷军:金山云创办八年,刚开始大家觉得云服务为时过早,到现在已经大势所趋,我们是最早下场的之一,金山云已经是规模第三的云服务厂商。八年下来,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今天想入场的、能入场的都入场了,留在牌桌上的厂商已经没有几家了。

个人觉得,竞争格局基本已经稳定,下一步是淘汰赛,金山云要思考如何在巨头竞争中胜出,我们的做法就是专注、坚持。

第一是专注,专注几个重点行业、专注头部客户、精益求精地把产品和服务做好,赢得客户的信赖。第二是独立发展,在2B的市场当中,大客户都需要第二选择,需要备份,跟巨头错位竞争,跟所有巨头都可以合作。

金山集团董事长、金山云董事长、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

新爱播:云计算行业先入优势是不是很重要?现在进入这个行业创业还有机会吗?

雷军:云计算行业进入门槛很高,门槛在哪?不是砸钱就可以做得了,而是有一个冷启动问题。

你提供云服务,我要敢用,你是不是已经提供了很多服务我才敢用?市场上这么多提供商,新公司的产品没有被验证过,为什么要用你的?所以公有云最大的特点是规模效应,规模越大,你的服务质量越好,成本越低,用户的信任度越高。

新爱播:金山最早是做软件的,后来是做游戏的,为什么进入云计算?

雷军:2011年我回到金山集团任董事长,提出了腾笼换鸟,为什么要腾笼换鸟?WPS是1989年开始的,第一款游戏是1996年发布的,金山毒霸是2000年开始的,这些业务都有十几年、二十年的历史了,我想怎么能够把金山在我手上做得有趣。

我们必须有一个面对未来的布局,思考什么样的业务适合金山做?

我们的特点是技术立业、专注、有韧劲、踏实,我们的文化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经过反复的论证,我们觉得云服务可以做。

首先云服务够大,其次我们在2014年提“All in cloud”的时候,我们的承诺是计划投资不超过10亿美元,当时10亿美元对金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过程经过了管理层反复讨论,过了董事会,还举办了股东大会,还公告了整个战略。

这些年中,总是会有人批评我们花这么多钱,我的压力很大,但是这已经是金山集团既定的大战略了。

新爱播:云计算行业巨头林立,金山如何展开错位竞争?

雷军:当时我们最大的担心的是巨头林立,全球范围里面做云服务的都是巨头,这么多巨头,怎么生存。我们是差异化竞争,比较优势策略,我们挑了几个行业做企业云服务,聚焦优质客户,我们不追求做大而全,这在战略上奠定了今天的胜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