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子这东西,且不说美观与否,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洗。将头发辫起来,然后盘在头上,这样不通风,还容易滋生各种寄生虫。很多朋友对长虫子这事可能无感。举个例子吧。

笔者是80后,小时候在河南农村长大。当时还是男孩,留的是平头,父母不在家,头发疏于打理,过不了多久,头上就会长会爬动的虱子。实在痒了,就用篦子梳头将虱子给梳下来。需要注意的是,这还是平头,清朝人的大辫子可想而知。

清朝的辫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起初是“金钱鼠尾”,“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其后是“猪尾巴”,头顶留巴掌大的头发,辫子也粗了许多;再后来就是晚清时期的发型“牛尾巴”,留的头发更多了,男人们普遍拖着一根又粗又长的大辫子。

满清三百年,辫子的长度和发量是在不断增加的。辫子的形状在变化,对其打理的要求自然也就越高。打理辫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梳洗。

清代没有洗发水,也没有吹风机,梳洗头发还是比较困难的。尽管困难,但辫子始终都要梳理的,有人对清代不同阶层洗头的频次在时间上大致区分。皇家贵族是一周洗一次头,官员是半月一次,普通百姓是一月一次。洗头频繁与否与掌握的资源形成了强相关,如空闲时间、帮助洗头的佣人,等等。可以想象,穷人辛苦劳累,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还谈什么洗头呢?

我们以一周为例,大家可以感受下,一周不洗头是什么感觉,冬天还好,夏天就难以忍受了。

英国传教士麦罗德来中国时,专门对清朝男人的辫子进行了描述:

这大概是上帝对男人最可怕的一种惩罚了,让他们每天都拖着一根肮脏又散发异味的辫子,就像是一只出生在茅厕的耗子一样,当我们掩鼻而过时,这些清朝男人却并不觉得自己身上的气味有什么不对。

麦罗德当时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国人,言语之中不无鄙夷、轻蔑的成分,但大致能反映实情:男人的辫子是不怎么干净的。

所以,在辫子清洗这件事上,很多人应该是比较纠结的,洗了太麻烦,不洗容易发臭,还生虱子。不过,这个烦恼到了1911年10月份之后倒也不是什么事了。武昌起义推翻清朝后,民国政府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剪去胡辫”。轰轰烈烈的剪辫运动就这样的开展起来。让人不安的辫子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