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天宝年间,据说大唐诗仙李白曾漫游至位于今天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鹤楼,放眼苍茫的楚天,面对着大江落日的美景,一时间李白诗兴大发,胸中好像已经积蓄了千字,正欲喷薄而出之时,忽然抬头看到了题在旁边的一首诗,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最后李白无奈离去,并留下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那么这个崔颢到底是何许人也?竟能让不可一世的诗仙吃瘪!

崔颢《黄鹤楼》

崔颢,汴州人(今河南开封),出身于隋唐时期的大姓博陵崔氏,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考中进士,《旧唐书》把他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宦海浮沉官位一直不显,在天宝九年前后曾担任监察御史,后来官至司勋员外郎,只是一个从六品上的小官,掌校定勋绩及授予勋官告身等事。

李白醉卧

和做官比起来,崔颢在诗歌上的成就无疑是十分突出的,《全唐诗》共收录他的诗四十二首,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那首让李白搁笔的《黄鹤楼》,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这样评价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如果仅从他的诗作来看崔颢无疑是一个激昂豪放、气势宏伟的伟男子,但其实则不然,和自己的作品比起来,崔颢的人品确实没有太多可称道的地方。

黄鹤楼

《旧唐书·崔颢传》中这样描述他:崔颢者,登进士第,有俊才,无士行,好蒱(pú)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择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也就是说崔颢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有很高的才名,但是他的行为却严重匹配不上他的才名,为人贪赌嗜酒好美色,在京城的时候娶妻只注重美色,婚后稍觉不喜欢就弃之再娶,前后有四次之多,这样的一个人放到现在妥妥的一个渣男。而且由于自己的放浪无形,崔颢还失去了仕途发展的机会。

李邕书法

李邕,是唐朝大臣,著名的书法家,出身于江夏李氏,为人博学多才,爱结交名士,在当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崔颢的才名曾得到过李邕的赏识,被李邕邀请至家中,崔颢借机献诗一首《王家少妇》,诗曰:“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就这样一首描述闺房之乐的诗惹怒了为人方正的李邕,被斥为“无礼”,就这样的一个评价几乎断绝了崔颢的上升之路,到去世时也只做到了一个从六品的小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