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欣赏了不少姜夔的作品,大多是写他和合肥琵琶女那份至深的故事,以及描写身世飘零的羁旅生活,抒发内心的忧愤等等。遭遇如此,写出的作品自然与之息息相关。

今天要欣赏他的一首《浣溪沙》,那是淳熙十六年,正月十六,姜夔百无聊赖,与友人俞商卿漫步街头而写下的。

己酉岁,客吴兴,收灯夜阑户无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记所见。

春点疏梅雨后枝,剪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词序告诉了我们时间,地点和人物,己酉年,姜夔客居吴兴,在收灯之夜,也就是正月十六,与友人俞商卿一共外出,最后写下的这首词。

早春的雨点,浸润着梅枝,雨后的枝叶仿佛被春色点染,更加青翠。剪灯之后,元宵佳节也就结束了,百姓都心存惦念,冒着料峭春寒,最后一次走上街市,观赏花灯。我也与友人携手漫步,行走在灯市街桥之中。

街市上,花灯慢慢点亮,人越来越多,灯市也越来越热闹,赏灯的人们情绪也越来越高涨。玉笙凤箫欢快的曲调一直奏响,直到深夜。狂欢的人们在春风中彻夜歌舞,流连不归。

图片来源网络

“春点疏梅雨后枝”,这一句写景,初春的雨点浸润着梅枝,梅枝与春雨相互感染,短短七个字,写活了景物。“剪灯心事峭寒时”,这一句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感觉,春雨带来峭寒,姜夔不免萌生了“剪灯心事”。是什么心事,就不得而知了,我们能知道的是,这两句写出了他的寂寞心情,所以才会和友人“市桥携手步迟迟”。两个寂寞的人,在寂寞的夜里,携手走上喧嚣的闹市。“迟迟”,说明他们走得很慢,他们缓慢行走,大概是要享受喧闹中的一点宁静。

下片写元宵佳节的热闹,“蜜炬来时人更好”,“蜜炬”指蜡烛,“蜜炬来时”指秉烛夜游。这里应该是指花灯,街上的花灯点亮了,舞灯的人也表演了起来,街道上越来越热闹,人们情绪越来越高涨,这是姜夔的所见。“玉笙吹彻夜何其”,玉笙凤箫奏响的曲调,从未停过,一直响彻到夜深,这是姜夔所闻。最后,“东风落靥不成归”,夜深了,春风依然吹拂着人们的脸庞,看灯的人沉溺在欢乐之中,不肯离去。“靥”指的是脸颊上的微涡,春风不止吹拂着人们的脸颊,还吹落了枝头上的梅花,所以这里是用“落靥”,即美人的笑靥来比喻娇嫩的梅花。

这首词整体上还是比较轻快的,虽然写了未出行前寂寞的心情,但灯市的热闹和观灯后的乐而忘返,表达了和友人深厚的友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