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史无前例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交通停顿、工厂停工、饭店关门。几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瞬间陷入了停摆的状态。

小学生都知道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和消费。目前的现状是出口短期没有什么指望了,投资和消费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投资比较容易理解,无非就是新旧基建了。最重要的就是消费了。

有人会说了,都几个月没有上班了,哪有什么钱消费啊。再来一次借钱消费就行了。目前很多银行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消费贷,小编也是收到了各大银行的推荐电话。

通过了解,银行的消费贷门槛是比较高的,除了没有逾期没有过多查询征信等负面信息外,对个人负债率以及是否申请过网贷都有一定要求。

通过跟朋友聊天,大家面临的情况是想贷款的银行不给贷,能贷的根本不想贷。

比如在3月11日的时候,人民银行就公开了二月份的信贷数据,通过数据可以看到二月新增人民币信贷9057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少了4133亿元,作为促消费主力的个人消费贷款连续两月下降,少了4504亿元,有人预测三月份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按揭贷款直接进入冰河时期,按揭贷款中长期贷款就只增加了371亿元。

对于个人消费贷增量暴跌的原因主流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虽然监管层加大了货币宽松的力度,也希望各大银行能够把资金放出去,但银行针对个人的贷款审核确非常严格,除了最基本的没有逾期外,对申请人的负债率和是否申请了网贷有着严格的要求。直接把一些真正急需资金的个人挡在门外,而另一边银行认为可以贷款的优质客户,很多人却压根不想贷款。

2、银行是不具备互联网金融的基因,银行日常放贷业务基本上都是通过线上进行的。不管是客户信用审核还是最后业务签署放款都是非常依赖于各大网点的线下资源。虽然疫情期间各大银行也在尝试线上营销,但效果没有那么明显。

3、突然而来的疫情胖本来早该上班的工作人员不得不采取线上办公的方式,其他人都选择居家隔离,共同度过这史无前例的的灾难。人口流动冻结必然造成银行业务量减少。

为应对消费贷款量大幅下降这一情况,很多银行也很快改变了策略,火速转移线上,比如依托银行本身的app平台,甚至有些直接与其他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消费贷业务。

但针对银行的改变,国内各大券商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国泰君安研报指出,随着一批消费场景“被迫”转移至线上,且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人们诸多的新型消费习惯将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受此影响,线下消费金融业务,特别是依托于这些场景的消费金融业务也受到较大影响。

还有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2月份居民存贷款均出现负增长,居民端信用体系呈现收缩迹象,这从侧面反映了疫情对于居民生产消费活动的巨大影响;1~2月份,以信用卡、综合消费信贷为代表的居民短期消费类贷款连续负增长。

好了,时间有限,今天就写到这里,各位看官有什么观点,欢迎在下方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