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影視作品的人應該都知道,古代的皇帝總是喜歡用“朕”字來稱呼自己,而隨着社會的發展,那個封建的社會早已一去不復返,現在很多網絡詞語都包含了“朕”,甚至一些朋友開玩笑的時候也會用上“朕”,那麼就會有人提出疑問,平民百姓用“朕”字自稱是不是有違先法?爲何秦始皇規定只有天子才能以“朕”自稱?專家給出答案。

要放在以前平民百姓用“朕”自稱肯定是不行的,沒人聽見還好,一旦被舉報揭發引來的便是殺身之禍,政府官員會認爲你侮辱帝君甚至有叛亂的嫌疑;但其實“朕”這個字在秦始皇之前是人人皆可自稱的一個字。

在《說文》中就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朕,我也,”也就是說在之前“朕”就是“我”的意思,老百姓們打招呼都可以用這個字來描述自己,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他的丞相爲了“討好”嬴政上奏建議秦始皇以“朕”自稱,並且除了天子以外任何人不得再用這個字,在《史記·李斯列傳》中寫道:初,趙高爲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衆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乃說二世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羣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

起初秦始皇還有些質疑,畢竟先人們也沒有用這個字自稱的習慣和要求,但經過丞相李斯的解釋後秦始皇改變了想法。

如果將“朕”的繁體字拆開,那麼就會得到一個“舟”和一個“灷,”俗話說作舟以行水,”舟代表着就是船,有船的人就能比別人獲得更多的肉類;同時,舟和水又密不可分,而水是萬物生長最基本的條件,那麼有水有肉,就象徵着財富。

而對於“灷”也有相應的解釋;在《康熙字典》中這樣說道:《五音集韻》士戀切,音饌。火種也。“灷”字也就代表着“火種,”要知道人類在誕生之初正是因爲有了火種才得以樹立在衆多動物之中並衍生到現在,因此在那個社會火種就代表着至高無上的權力,它能照明,能取暖,也可以烤食物,最重要的是能趕走危險,保護自己的族人。

那麼有財富有權力正是皇帝的體現,更何況秦始皇在那時是唯一一個統治面積如此大的皇帝,所以秦始皇也想用一個特別的字表示自己的成就,於是便採納了丞相的建議,用“朕”來自稱。

不過現在我們已經沒有所謂用“朕”自稱的要求,現在的社會更加包容也更加開放,人們又重新回到了那個人人可以用“朕”自稱的年代,而跟之前不同的是,現在的社會環境無疑更加和睦,更加公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