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國產車剛剛起步,有人就說“爛”。

10年前,國產車銷量井噴,吉利收購沃爾沃、比亞迪與戴姆勒合作等等大事件頻現,還有人說“爛”。

20年後的今天,國產車銷量開始超越某些合資品牌,長期佔據銷量榜前列,高端子品牌也紛紛崛起,但依然有人說“爛”。

就在不久前,知名論壇還有“國產車三大件是垃圾,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這樣的聲音,自媒體上還有《醒一醒,國產車的差距豈止20年?》這樣的文章。

理性看待一個市場,不需厚此薄彼,更不需捧誰踩誰。

那些一直說國產車“爛”的人,其實是得了一種很難治癒的病。

01 所謂國產車“爛”的理由,真的充分嗎?

不可否認國產車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不成熟並不是“爛”。

且不說這其中夾雜有多少對國產車的鄙視和牴觸情緒,先從技術層面看看他們認爲國產車“爛”的理由究竟是什麼?

理由1:國產車三大件不行

所謂汽車三大件就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

這三大件涵蓋的技術太多,說三大件不行,過於模糊和籠統。

僅僅是評價一款發動機,就要從經濟性、動力性、可靠性、排放、耐久等諸多方面去考量。

如果認爲國產車發動機不行,到底是哪一方面不行?還是每個方面都不行?“不行”的標準是什麼?是誰來評判的?

有些人說,“國產車發動機不可靠,容易壞”。

可靠性,通俗的說就是在發動機的生命週期裏不壞,不能三天兩頭修。

但身邊開國產車的朋友還沒有誰把發動機開壞的,也沒見誰經常去大修發動機的。

變速箱和底盤同樣涵蓋方方面面的技術,絕不是“不行”二字就可以評判的。

中國汽車市場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汽車越來越瞭解,其實已經沒人簡單用“三大件”去判斷一輛汽車了。

說國產車“三大件不行”立不住腳。

理由2:國產車小毛病多、噪音大

什麼是小毛病?

異響、空調不涼、導航不順、玻璃升降遲鈍……凡是不影響車輛正常駕駛的全都稱爲小毛病。

從歷年12315的投訴中,小毛病普遍存在於合資車與國產車。

甚至有一項統計顯示,合資車的小毛病更多。

在知乎上熱帖“爲什麼都說國產車的小毛病多?”中,確實有不少具體例子說國產車小毛病多,但說合資車小毛病更多的也大有人在。

因爲某個品牌的某款車型的某類毛病,而得出國產車或者合資車“爛”的結論都是不公平的。

再來看“噪音大”這個問題。

多大的分貝的噪音算是噪音大?多快的時速算是噪音大?

不考慮速度、路況、環境、車輛級別、車輛使用年限等因素就說國產車噪音大,就是耍流氓。

簡單粗暴的說國產車“爛”,本身就是以偏概全。

02 該看看國產車這麼多年的這些進步

如果背朝太陽,你看到的永遠是陰影。

國產車儘管起步晚,但在這20年中國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在與合資車的激烈較量中,國產車已經發生質變。

看到國產車不足的同時,也應該看看國產車這麼多年的進步。

先看顏值。

20年前國產車標籤就是“低端、廉價、醜”,偶爾上市一款好看的車還是“模仿秀”。

但看如今的國產車,吉利博越、長城魏、領克、比亞迪唐等等個頂個的“靚”,甚至一些車型比合資品牌更好看。

再看性能。

喜歡車的人都應該知道紐博格林賽道。

紐博格林賽道是全球車迷心中的聖地,凡是對自己性能有信心的車型,都會到這個賽道跑一跑,在這裏取得的好成績不僅是一份榮耀,更會被視作車輛性能的證明。

以前這個賽道一定是國產車不敢觸及的,但三年前,這裏的賽道紀錄也開始被國產車打破。

2017年5月12日,蔚來EP9在德國紐博格林北環賽道測試中,以6:45.900的成績刷新了紐北最快量產車圈速紀錄。這一成績比曾經排在第一的Radical SR8LM又快了近3秒,同時把最快電動汽車圈速紀錄整整提升了近20秒。

2018年,領克03 Cyan概念車以7分20秒143的成績打破紐博格林北環非量產最快前驅車記錄。此前的最快前驅量產車爲梅甘娜RS Trophy-R(圈速成績7分40秒10)。

儘管這兩個記錄不能代表整體國產車的技術水平,但至少可以看到國產車依靠自己能夠達到的高度。

還有安全。

說起國產車安全,很多人都會心裏打鼓,面露顧慮。

2020年初,有一則新聞引起了汽車界的熱議。

在中保研公佈的一批熱門車型碰撞測試結果中,大衆旗下的新款帕薩特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拿到了最差P(最差),途觀L排名倒數第二,令人大跌眼鏡。

而中保研同期公佈的另一批測試結果中,榮威、長城、吉利、比亞迪的幾款國產車碰撞成績相當優秀,甚至比進口車還要優秀。

國產車的進步顯然是巨大的。

03 無知和虛榮背後,還有一種很難治癒的病

由此可見,那些一直說國產車“爛”的人,也許並不真正瞭解國產車。

對於這些人,網上還有一種聲音,說他們是“跪”着站不起來,是虛榮心理在作怪。

但在無知和虛榮背後,其實還有一種很難治癒的病。

暢銷書《稀缺》的作者之一,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埃爾得沙菲爾把這種病稱爲“管窺”。

什麼是管窺?

人們因爲心理上的種種限制,目光不僅短淺,還看得窄,如同從管子裏看待世界,他們只能看到的很小的一個點,而且因爲太過專注於這個點,對其它方面都熟視無睹。

他們看到了20年前國產車的“低端”,就一直盯着品質低的車型,看不到比亞迪唐、長城魏等國產車高品質的代表。

他們看到了20年前國產車的“廉價”,就一直盯着低端的配置和材料,看不到科技感、檔次感和設計感。

他們看到了20年前國產車的“外觀醜”,就一直盯着處於末端的國產車,看不到一線國產車品牌新秀們的“盛世容顏”。

如果不是管窺,看到的將是另一番景象。

曾經有一家媒體專門調查過外國人對中國國產車的印象,這些外國人來自南亞、西亞、歐洲、東南亞、非洲,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一位新西蘭人對BYD比亞迪青睞有加,對比亞迪的節能、環保給予了很高評價。

一位墨西哥小夥就認爲榮威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品牌。

這次調查中的伊朗人、英國人、伊朗人、印度人也都覺得中國品牌的質量已經越來越好,安全性能也做的非常好,中國汽車這些年取得了飛速的進步,他們認爲中國品牌的高性價比讓其擁有了很強的競爭力。

一個人的觀點、一個人的評價都不能給國產車定性,銷售數據和市場表現纔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汽車市場20年,國產車銷量增長了40倍,這些被稱爲”爛“的國產車並沒有消亡,反而一步步登上銷量榜的前列。

而一些合資品牌倒是逐漸退出了中國市場。

沒有什麼比這更有說服力了。

沒有哪一款車型、哪一個品牌能夠通喫市場。國產車如此,合資車也是如此。

管窺是種病,得治

想治癒”管窺“,首先要轉過身,面對太陽,其次還需要一劑良藥。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有這樣一段經典對白,

安迪:忘記這個世界上有些地方不是用石頭圍成的 ,這些東西在你內心深處,別人無法搶走也觸摸不到……完全屬於你。

瑞德:你到底在說什麼?

希望。

中國人對國產車的態度應該多一些希望,少一些吐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