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机场已经连续多年排名内地四大繁忙机场之一,成都也随之坐实了内地当之无愧的航空第四城。而成都在航空方面接下来的表现,则要交给成都的第二机场-天府广场来完成了。

天府机场于2016年动工,至今已有四个年头。从现在的进度来看,天府机场一期或将于年底或明年初完工,而明年下半年将投入使用。新建的天府国际机场,规模比现在的双流机场宏大不少。即便新投用的一期规模,也比双流机场现有的规模更大。天府机场投用以后,成都将成为一个双机场城市。

成都天府机场(在建)

不过,成都成为双机场城市,那么距离内地航空第三城,还有多远呢?

成都到航空第三城的距离,其实也就是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关于航空吞吐量之间的差距。而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同样拥有双机场的上海和北京,其航空客货吞吐量均是成都的两倍有余。仅以客流量来看,2019年,北京两大机场的吞吐量超过了1亿人,上海两大机场的吞吐量更是超过了1.2亿人,而成都仅为5600万左右,差距巨大。

广州的客货吞吐量与成都差距较小。2019年,广州白云机场客运吞吐量超过7300万,与成都仅有1700多万吞吐量的差异。然而,这接近2000多万人的客流量差距,成都可以通过新建的天府机场追补回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至少短期内没有任何希望。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航空吞吐量的提升,根本的关系不在机场,而在城市产业规模,以及城市的吸引力,抑或城市周边的吸引力等方面。成都之所以能够成为航空第四城,目前来看有两个因素,其一是成都及成都周边的人口规模庞大,产业较为集聚,有数千万人的人口基数,这是前提条件;其次,成都西部即川西高原和青藏高原,铁路、公路等交通均不方便,而成都则成为了与这些区域进行航空衔接的衔接窗口或中转站。

然而,这些因素,暂时还不能支撑成都的航空吞吐量继续大规模相对攀升。况且,成都拥有的一些优质条件,广州也同样部分具备。而待到天府机场投运以后,短期内也只是分流双流机场的航空压力而已。长期来看,进一步增加客源和货源,才是成都航空能力进一步提升的保障。目前,成都以外的其他城市,包括遂宁资阳眉山等地,都有计划兴建快速路通往天府机场,同时,成都也在积极拓展国际航线数量。这些措施,或许对成都的航空能力提升,还稍微有效。只不过,即便如此,也至少需要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进行培育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