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做爲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首,一向有着極高的人氣。

關於西施結局大部分故事都描繪得非常美麗。

完成滅吳任務後,西施與最愛她的范蠡一起遠離政治漩渦,遊山玩水,非常幸福。

西子神像

辛棄疾有一句詞“駕帆西子扁舟”就描繪了這種浪漫情節。

范蠡帶着西施,划着一隻小船,慢慢消失在人們視野中,真的好浪漫啊~

考慮到范蠡最後成爲了頂級大富豪,可以推斷出西施的結局也是非常美好的。

可惜,這種結局只是我們小市民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從那個時代古人的思想意識、社會大環境來推斷,西施擁有一個美好的結局簡直是天方夜譚。

因爲西施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工具”,是男人們、政治家們的工具。

貂蟬是文人編出來讓女人無腦奉獻的故事

范蠡和勾踐將西施獻給吳王,讓西施“惑其心,亂其謀”,“其”當然指的是吳王。

工具是隨時可以拋棄的,從西施被獻出的那一刻,西施的結局就已註定。

所以,有兩個地方記載的西施結局更可信一些,也比傳說要殘酷得多。

《墨子·親士》:“……西施之沈,其美也;……

“沈”通沉,西施被沉入水中,被淹死了。

《吳越春秋·佚文》:“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

同樣,把西施放在“鴟夷”裏,直接扔水裏使其自生自滅。

“鴟夷”,一種防水的皮囊。

把亡國的原因歸結到女人身上,爲了遠離禍水,將女人幹掉,這個結局更符合中國古代男人們的尿性。

就連一向迎合普通百姓心理的小說,也有一本採用了這種結局。

《東周列國志》裏原文如下。

勾踐班師回越,攜西施以歸。越夫人潛使人引出,負以大石,沉於江中,曰:‘此亡國之物,留之何爲?

這裏,把鍋放在了女人身上,“越夫人”就是越王后,越國的王后,勾踐的老婆。

東周列國志插圖

就算沒有上面的旁證,通過范蠡的表現,我們也有理由相信,范蠡就是帶着一車皮女人走,也不太可能帶着西施走。

因爲,他根本就不在乎西施,如果在乎,會把她送給吳王?

從動機上分析,范蠡這孫子更愛勾踐,因爲他爲了滿足勾踐的目的,可以隨便犧牲西施!

那就奇怪了,爲什麼傳說中西施結局都不錯呢?

個人認爲。

第一、四大美人中,西施是農家出身,非常接地氣,和普通百姓是同一階級,底層人自然會“階級親近”,有這個心理前提,把西施的結局儘量往好了想,慢慢形成了美麗傳說。

第二、同樣是亂國,西施是執行另一國交待的任務,弱化了亂國“惡”的本質,反而把對自己國家的“忠”,顯現了出來,引導了故事走向。

第三、知曉西施殘酷結局的人非常不滿現實,乾脆編造一個“美麗的謊言”給後世的人留個好念兒想。

第四、極可能是范蠡、勾踐這幫孫子爲了掩蓋殺害西施的事實,發動輿論,編造了西施美好結局。

勾踐劇照

說起范蠡,不管他最後帶沒帶西施走向幸福,都不能洗白他渣男的本質,更何況,2003年出土的一批古竹簡,好像更有說服力。

竹簡上字不多,這樣說的。

蠡與施潛通,三年始達吳,以語兒亭爲質,施不得不勉。

直白地翻譯過來就是。

范蠡和西施暗中去吳國,從越國出發,走了三年纔到了吳國,范蠡用“語兒亭”爲人質逼迫西施,西施不得按范蠡的指示做事。

從字面上的翻譯,可以推演出情節。

古代是男權社會,范蠡是可以左右國家走向的權力核心中樞的臣子,西施是一個剛入世的農家出身的小姑娘,前者稍微用點手段就能把後者完全按自己的意圖行事。

那麼,“三年始達吳”也是范蠡設計的,爲什麼要用“三年”這麼長時間,這是在佈局。

“語兒亭”,在民間傳說中,范蠡和西施曾在“語兒亭”生下孩子,孩子名就叫“語兒亭”,只不過傳說中,是范蠡帶西施退隱時發生的。

真實的情況更像,在這三年裏,范蠡引導西施與另一人相愛,並且讓他們生出了孩子,這個孩子就是“語兒亭”。

然後,范蠡“以語兒亭爲質”來控制西施。

范蠡形象

這就解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

越國一方派西施亂吳國,這個計劃仔細分析,是非常危險和愚蠢的。

西施入吳國,如果不得寵,則此計無用。

一旦得寵,身在吳國王宮的西施,越國方面對西施的控制程度會削弱很多。

這時候,會有一個非常危險的可能。

西施反水,主動向“更愛”她的吳王坦白任務,西施不僅不會失寵,因爲立功,地位反而更高,但越國的下場則不堪設想。

但越國方面好像從不擔心西施會出賣他們。

因爲西施不僅有父母親人在越國當人質,范蠡在三年內又人爲的製造出兩個重量級新人質,一個是西施的親生孩子“語兒亭”,另一個極可能是西施真正的愛人(個人認爲不可能是范蠡這渣)。

所以,西施的結局非常讓人不放心。

這幫畜生,沒一個好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