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理念滞后。在新时期,我国幼儿家庭教育理念滞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某些幼儿的家庭教育普遍的集中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过分强调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幼儿进行德育方面的培养,造成了孩子的偏向发展,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不健康的竞争观念充斥在某些家庭教育中,过分让比成绩、比特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科学、全面了解,甚至越俎代庖,擅将个人主观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出现拔苗助长现象,导致孩子身心不适。

2.教育方式欠妥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还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成功的人生基石。然而,在现实的幼儿家庭教育中,溺爱和专制的教育方式比较突出。近年来,独生子女群体的剧增,“金字塔式”的家庭结构,溺爱在幼儿教育中非常普遍,这种教育方式直接导致了幼儿“自我为中心”的膨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及自理能力。

此外,还有一部分家庭教育则采取专制的方式,信奉“不打不成才”,采取强硬的措施,从小对幼儿进行严格的管制,孩子唯有服从,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如此,幼儿在严厉苛刻的家庭教育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极容易造成幼儿心理的不健康、性格的孤僻和自卑。

3.功利思想过重,对孩子期望过高。综观目前我国幼儿家庭教育,不少家长都将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梦想寄托于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态非常严重,对孩子个性、心理的养成缺乏冷静客观的态度。甚至不惜耗费巨大的物力、财力、时间及精力,不顾及幼儿自身的接受能力及情绪,与其他人比吃穿、比排场,比智力,导致了孩子的心理发展的漠视,且孩子一旦在与别人的竞争中遭遇失败,便会对幼儿施加更大的精神压力。长此以往,会直接导致幼儿的性格变形、心态扭曲,得不偿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