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美国、日本股东在华企业“大撤离”时期,很多国内媒体以及印吹和越吹们,都认为中国制造业要完了,印度拿出46万公顷土地吸引撤离美资企业,越南启动激进政治改革吸引外资,中国经济将陷入长期的经济困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并被印度、越南超越。而近期三条跨国集团的消息,让我们看到中国依旧是跨国集团投资首选,他们更看到中国经济未来。

消息一:美孚、巴斯夫双双来华投资100亿美元

4月22日,埃克森美孚投资惠州100亿美元乙烯项目动工,项目分为两期,一期计划年产160万吨的乙烯裂解装置,预计在2023年完工,之后启动更大的二期工程。这是继2019年11月28日巴斯夫湛江100亿美元投资东海岛精细化工一体化项目,这是港珠澳大湾区吸引的又一项重大投资,对中国的未来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乙烯工业是石化的核心产业,用途非常广泛,中国乙烯消费量世界第一,但产量世界第二,2018年中国乙烯产能2530万吨,比美国少1200万吨,是极少数产量被美国甩开的基础工业原料,中国长期以来都存在产量跟不上市场需求,只能大量进口,一些高端聚乙烯的自给率只有三到四成,中国生产1吨乙烯成本2050元,美国1310元,比中国低35%,中国生产1吨聚乙烯的成本是7360元,美国成本6230元,比中国低15%。此次美国埃克森美孚和德国巴斯夫的抱团来华投资,将大幅提高中国乙烯生产技术,降低价格,激发下游产业链进一步降低成本,中国也有望在2025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乙烯产能第一大国。

消息二:中国船舶集团拔得头筹签下200亿LNG订单

4月22日,中国船舶集团在日、韩两国巨头的激烈竞争下,与卡塔尔石油公司正式签订了总金额超200亿元人民币的“卡塔尔石油——中国船舶集团LNG船建造项目”,一举打破了韩国LNG行业垄断,开创了中国LNG船建造项目的新纪元。

LNG船是指专门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船舶”,是一个国家造船水平达到最高技术的标志,韩国的LNG船工期比中国短,每艘船的造价也少2000-3000万美元,2018年全球超大型LNG船订单量63艘,韩国造船企业获得54艘订单,占比高达86%,中国0艘;仅2019年1月29日,卡塔尔就与韩国签订一份60艘LNG船价值120亿美元的合同。截止目前,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只有2艘LNG船订单,中国船舶集团能够在韩国面前拔得头筹着实不易,在今年接下来的订单也有望继续开疆扩土。

消息三:德国企业家包机返华,中韩开快捷通道

德国已经获得了中国政府许可,德方将组织总数为2500人,德国籍企业高管,乘坐汉莎航空包机返回上海恢复自己的正常工作,中国政府建议可以通过简化程序过境,返回中国后无需两周隔离,但必须在出发48小时前进行核酸检测,来确定自己身体没有被感染,显然这些德国企业家非常急于回到中国工作,在中国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韩之间也毫不落后,三星集团为了能够返回西安工作,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4月2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体方案,中韩合作更上一层楼,5月13日晚韩国总统文在寅同我国领导人同通电话时表示,韩中两国抗疫合作卓有成效,特别是率先开通“快捷通道”,传递了两国团结合作的有力信号,也为世界树立了典范。越南激进改革,未来是韩国还是乌克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