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剧中保密局北平站上校处长去京师监狱提人,对小警察们严重的不客气,然后孙漂亮出演的“金爷”端起中正式连放五枪,大小特务望风而逃,很牛很拉风是吧?这都属于瞎掰,主角光环罢了,金海不过是个二杠二豆的荐任官,跟三颗花的军统上校动枪,那基本就是活的不耐烦了。

不仅仅是金海的警衔大致略低于对方的原因,更重要的那是所谓的“勘乱救国”时期,这四个字也不太好展开解释,通俗点说,就是非常时期的战时军管状态,军队系统在彼时掌握着所有军政大权。比如华北五省二市的军政、行政、警政的最终领导权,全部归于一个单位:华北剿总,总司令正是陆军二级上将傅作义。

所以这一时期军官的地位远高于警官,即便衔职对等,比如金海撞见个保密局中校,他也不敢吆五喝六的,不是他无能,是整个大形势造成的,不光秀才,“警察遇到兵,也是有理说不清”。警察无论哪不服哪不理解,后者一句军事秘密或者军事行动,你就没辙,战时管制情况下,耽误了“军机”是要掉脑袋的。

注意《北平无战事》里面的“五人调查小组”配置,北平警察局长、党通局(中统)处长徐铁英挂的是四颗豆的最高警衔,然而这个调查组的负责人却是预备干部局的曾可达少将。论年龄、论资历,“太子党”出身的曾可达都远远不如徐铁英,但他是小蒋的人,是军方的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就是凌驾于地方系统之上。徐铁英被拿下时,曾可达干脆代管了警察局长的权力。

民国后期的警衔比较复杂,如果从肩章来区分的话,大体分为特任官、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四大类,其中特任官(全金色肩牌)并未授予,所以级别只有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三等,大体上跟军衔的将、校、尉官近似,但分级比较细致:

简任官的肩章上是三道金线(黄条),一级或二级缀金星四颗,三级或四级三颗,五级或六级二颗,七级或八级一颗;荐任官肩章金线二道,一至三级缀金星四颗,四至六级三颗,七至九级二颗,十至十二级一颗;委任官肩章金线一道,一至四级缀金星四颗,五至八级三颗,九至十二级二颗,十三至十六级一颗。

看懂了吧?徐铁英就是简任二级警官,因为上面还有内政部警察署长的顶级职务,所以差不多顶个少将。而方孟韦就是荐任十级以下,因为太年轻了,无非是为了跟职务挂钩,而金海那就是荐任七至九级警官。至于民国军衔我们大体了解,陆军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等等,那么互相之间如何对应呢?

抗战胜利以后,军队缩编造成大批军官被裁减,部分军官分流到警察系统,当时颁布的《复员军官转任警察人员任用办法》规定:少将以上军官者经警官补习教育后任用为简任警官;校级军官经警官补习教育后任用为荐任警官; 上尉军官一年以上者或军校毕业少尉以上满一年者,经警官补习教育后任用为委任警官,基本能体现出军衔和警衔的对应情况。

特别说明,这里所说的是“铨叙军衔”而不是职务军衔,一般来说,陆军上将衔是不可能转入警察系统的,没有那么高级别的位置。而黄埔一期的宣铁吾、黄珍吾等人,转入警察系统后都是简任一级,也包括黄埔六期的唐纵,从军统局转任警察总署署长后,挂的也是简任一级肩章,之前他的军衔是陆军中将。

但是在战争期间,军权仍然远高于警权,比如黄埔一期的黄珍吾曾任南京(首都)警察厅长,简任一级警官,顶个陆军中将了,也算位高权重了。然而就地位来说,就未必高于第74军军长张灵甫,尽管后者的铨叙军衔仅仅是陆军少将,但是人家兼着“南京警备司令”,非常时期,军队享有特殊地位,因为仗打输了政权都将不复存在,警察系统也得跟着完蛋。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因为那是蒋某人独裁时期,具体情况要看蒋某人的眼色和脸色。比如抗战胜利后,黄埔一期宣铁吾被任命为上海警察局长,当戴笠的军统特务们前往上海捞“伪产”时,第一次惊讶地发现上海的警察敢跟他们抢房子抢东西,甚至敢拔枪相向,无他,宣铁吾是准备清算军统的“八人小组”成员之一,敢公开跟军统对着干,摆明了后面有人撑腰。

另外一种特殊情况,是军警之间本来就可以角色互换的,比如军统大特务、少将毛森,解放前就直接兼任了上海警察局长,那么究竟军官和警察碰见了谁更猖狂,就很难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