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本不是太子,他是通过残酷的宫廷斗争上位的。当然了,这跟他关系不大,他被封为太子时,不过六七岁。太子位是沾着血的,但儿童刘彻是清白的。

太子本来是刘荣,是汉景帝宠妃栗姬的儿子。但栗姬这个女人,大概只是貌美活好而已。

她既没意识到景帝急于立太子,是为了断梁王的念想,也没想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景帝跟她讲,让她在自己千秋万岁后善待诸姬子,她也没意识到这是一道考题,怒气冲冲,出言不逊。

景帝同母姐姐,窦太后长女,能量极大的长公主刘嫖要把女儿嫁给刘荣,栗姬也没意识到这是政治联姻,对巩固刘荣太子位有重要作用,反而因为反感刘嫖在家里给景帝搞海天盛筵而拒绝了刘嫖。

转头,刘嫖向王夫人提亲,陈阿娇就与刘彻定了娃娃亲。从此,刘嫖见缝插针在景帝面前讲刘彻的聪明贤能,王夫人的大度低调,反过来,刘荣和栗姬被刘嫖描述成一对恶母子。

最后王夫人看准时机一击毙命,王夫人鼓动人向景帝建议立栗姬为皇后。

景帝大怒,一句“这是你该讲的事情吗”,栗姬彻底出局。不久刘荣被废,栗姬羞愤自杀,刘彻上位正式立为太子,王夫人成了王皇后。

刘彻立为太子后,因其聪明的头脑、旺盛的生命力,及王皇后的谨小慎微,一直很平稳。

他的皇帝父亲还把一切可能的障碍都清除了,比如功勋名将周亚夫,比如废太子刘荣,比如梁王刘武。

也给他配备了老成持重的帮手,像稍稍懂得明哲保身的魏其侯窦婴,像忠诚老实的丞相卫绾,像低调内敛崇尚无为的直不疑。

以景帝的布局安排,刘彻初继位,是完全可以四平八稳走下去的。

十六岁的年轻皇帝,注定不是一个因循守成的皇帝,大汉帝国厚积数十年后,要在他的时代绚烂绽放!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要再上一堂成长课。

汉武帝继位后的第一件大举措,就是开贤良方正科。由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从全国举荐贤良、方正、通文学的人才。

这一次,就从全国征召了一百多人,然后由刘彻出题,对策出色的,就可以留在中央或者去地方担任官职。

贤良方正科不是汉武帝首创,高祖、惠帝高后、文景时期都有类似的诏令,但如此大规模的,却是第一次。

不过这一百多人,确定无疑得到重用的只有庄助一个。

《资治通鉴》里讲,董仲舒也在其中,《史记-儒林列传》、《汉书-董仲舒传》则语焉不详,似也在这一科。

但同时,《汉书-孝武本纪》又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继位六年后),五月,诏贤良曰……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这是确切的记载了,似更有说服力。

不过,这些细节就不纠结了。关键在于这件事的意义:年轻的汉武帝欲得天下贤才用之,也能不拘一格,同时心情迫切

顺便,在贤良方正科策对结束后,丞相卫绾提出,治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会扰乱国政,应当罢黜不用。

这件事也不同寻常。

这是罢黜百家的最初构想,尤其妨害国家统一稳定的纵横学首当其冲。至于法家,则恐怕源于儒学家卫绾的私心,儒家素来看不起法家,但儒家坐而论道却常常需要实操无敌的法家裨补。

另外,罢黜百家,仅仅是罢黜不用而已,汉武帝并未毁灭百家的思想,百家在民间依然可以进行私下的学术交流,这一点提请注意。而且,高明的儒学家都懂得披上儒学的外衣,兼取诸家之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贾谊,比如公孙弘!

开贤良方正科之外,汉武帝刘彻还进行了一些人事调整,先是牛抵取代了以黄老为治的直不疑为御史大夫,很快儒生赵绾又取代牛抵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另一个儒生王臧被任命为郎中令。

丞相卫绾不知因何事被免,魏其侯窦婴拜为丞相,国舅爷田蚡拜为太尉。

窦婴与田蚡的任命,可能是两宫太后势力博弈的结果,不过这两位都披上了儒学的皮,以明经好学自夸。

所以,年轻武帝的朝堂,整个一儒生朝堂。

他们打算复建明堂——明堂这事儿,我也解释不清楚,大家就当是类似于丐帮君山总舵、日月神教黑木崖的标志性建筑吧,有宗教祭祀、颁布政令、会合诸侯多种作用,政治意义重大。

此时,对汉帝国,则意味着国策转向,从黄老无为之治,到汤武周孔的王道。

挺能折腾是吧。

不过折腾就折腾吧,就窦太后那老太太,最多就日常拎着耳朵敲打敲打刘彻,谁让刘彻是孙子呢。刘彻愿意听了就听,不愿意听当耳旁风,老太太未必计较。

但赵绾跟王臧两个,犯了书生气,就跟武帝建议,不要啥事都跟老太太汇报。

这可要了亲命。老太太是当了23年皇后,16年皇太后,又当了一年太皇太后的人啊,老太太不发威,你赵绾、王臧当村媪呢!

结果,赵绾、王臧下狱,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免职。汉武帝重用的用来打击豪强的内史宁成,在这之前就被判了髡钳的罪。黄老派,赵昌接任丞相,严青翟当了御史大夫。

小刘彻忽然成了孤家寡人。然后,也明白了,老太太在,自己别想折腾。

于是,没事儿去平阳公主家串个门,睡了卫子夫,结识了卫青。贤良方正科倒是继续搞,招揽了东方朔、司马相如、枚皋这些文学之士,唱诗写赋,好不逍遥。

不过,年岁不饶人,窦老太后终究要放手的。刘彻终于要大展宏图,谁也无法阻挡。

但窦太皇太后对刘彻的这次打击,未必不是对刘彻的一次急踩刹车训练。

多年后,当刘彻也须发皆白,当帝国不堪重负,有土崩之势时,他也紧急踩了刹车,亢龙终有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