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中钩后,不要宥于某种遛法,而要根据大鱼的走向灵活运用不同的遛技,并在遛的过程中及时调整,人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对提高遛鱼成功率非常重要。下面小编将给大家介绍几种大鱼中钩后,针对不同情况的遛鱼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帮助。

一、大鱼中钩后原地不动的应对与遛法

大鱼中钩后原地不动又叫“定桩”“打桩”“装死”,多是数斤至十数斤的大鲤鱼所为(数斤至百斤以上的巨鱼,中钩后在短时间内拉不动鱼竿和鱼线的情况也是常见的),而且多属怀籽鲤,这种大鲤鱼有一个致命弱点——它缺乏冲突的韧劲和爆发力,仅靠体重和附着力“把住”泥底,让人感到线端有一砣重物。

对付“定桩”鱼的办法很多,如弹线、抖竿、大力上扬扯动竿子等,会使鱼很快游动起来。遛时根据鱼的游向,如对游向远水或潜底直走的鱼应采取竖竿牵引并不断退后的办法,使鱼逐步靠岸或到浅水。如向两侧游动,可顺势侧竿左右牵引,使鱼很快疲意。总之,对定桩之鱼只要采用“怀柔战术”、缓急战术并用,成功率是很高的。

二、大鱼中钩后向远处逃窜的应对与遛法

中钩之鱼会在极短时间内快速掉头向之水狂奔,这一招数的危险系数最大,往往令许多钓者在扬竿刺鱼后还来不及调整竿势就被大鱼一鼓作气地拉平了竿线,最终导致“拔河”状态而断线。

对付外窜之鱼最好的办法是:

第一,要求钓鱼人反应敏捷,在扬竿刺鱼并感知是大鱼中钩的同一时间把鱼竿竖起,双手把住竿柄往头肩部后靠,形成大弓形,这一连续动作完成后,如鱼开始外窜,则可利用竿的大弓势牵住鱼,并辅以轮子的泄力功能,很快就会把大鱼搞翻被擒。

第二,事前把绕线轮的泄力器调至一二千克拉力范围内,如遇到更大的鱼时,可在瞬间扬竿时自动泄力保护竿线不被大鱼扯断,这可谓是对大鱼和钓具的双向保全,接下来便可展开遛鱼攻势,便可成功在望了。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外窜之鱼有快速逃离近岸之水的本能,利用竿具功能和施以技巧稳住鱼后,请勿急促将鱼往回拉,而要用缓劲牵着鱼慢行一段,将鱼控制在距岸二三十米的水区遛,这样水面宽敞又少有障碍物,无疑提高了遛鱼成功的概率。

三、大鱼中钩后快速上浮至中上层的应对与遛法

深水中的草鱼中钩后会随着竿线牵引上浮到中上层水区快速游窜,当感知或已见到鱼的大小后,及时调整轮子的泄力刻度,与此同时,竿尖要保持五六十度的弯度,时刻留意不让竿子倒角,因为大草鱼此时奔突力很强,除了下面将说到的回窜外,会在很短时间内一波接一波地向外或两侧冲刺,其力道甚至比同等个体的鲤鱼更大,不过草鱼缺乏持久力,三五回合后就会被竿线牵着“走”。

至于鲢鳙,由于其长期生活在中上层水区,中钩后多呈现出不紧不慢地向远水强力游动的态势,对渔具的破坏力不是很强,只要及时调整好竿具的牵引力,一般不会造成失鱼和损坏钓具。数千克以内的鲢鳙经两三个回合后便会浮上水面,这时再收放几次竿线即可牵其至岸边抄鱼了。

四、大鱼中钩后在窝里打转的应对与遛法

有的大鱼,中钩后不外逃,也不侧逃,而是在窝子周边上下打转,这对遛鱼是很有利的。在把竿挑成较大弯弓的时候,依鱼的游向和力度大小随时调整竿的形态和泄力器的强弱,如鱼潜底或向前而动,只要不是猛烈奔突,只需将竿正面加力挑起,把泄力器调至渔线强度的一半即可始终牵住鱼不使其游出更远,如鱼向两侧游动,可把竿或正或侧地加力牵引。如此反复进行,不一会儿鱼必被累翻。

五、大鱼中钩后向两边冲窜的应对与遛法

向两侧逃窜是大鱼中钩后最常见的状态,大草鱼和大鲢鳙多有这种情况,这种窜逃法对折竿断线的隐患较小。

从实战情况分析,侧逃的鱼个体大小都有,关键是两侧最好不要支海竿、弹簧竿、地枪一类的钓具,否则一旦缠上较为麻须,易造成失鱼。如水中有杂物、则要控制住鱼,千万不能让鱼钻入其间。

遛鱼的方法以正向竖竿或侧倒兼用,并配合轮子的泄力有张有她,如鱼一直往一方向强劲侧游,钓者身子正向擎住鱼竿与鱼角力或略作泄力放线缓冲(注意不能松解,否则极有可能窜入障碍中而失鱼)。如鱼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就要侧倒竿子左右将就,竿子侧倒时,始终把握住竿身的弯度方能发挥竿力,尽快将鱼累翻。

以上几种方法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几种常见的遛大鱼方法,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好方法,不妨也分享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