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韩联社报道,韩国京畿道南部地方警察厅对“华城连环杀人案”嫌疑人李春宰审讯结束,已确认该名犯人杀人十四次,性侵三十多次。然而,虽然犯人已经被捕,但是距离上次1991年4月3日发生的连环杀人案件中最后一起,已经过了追诉期,因此,韩国警方如何判决李春宰仍旧是韩国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

1986年9月15日,71岁的农村妇人从女儿家回来,却不成想自己这样一个年逾古稀的风烛老太,竟在半路遇到青年歹徒,遭强奸杀害。至此,奸杀案开始在华城一带蔓延开来。从1986年到1991年这样的奸杀案件发生十起,其中单就1986年一年便发生了四起案件。一面是警方紧锣密鼓大搜捕,一面是华城群众整日担惊受怕,可惜案件接二连三,但是凶手的轨迹却茫茫无音。

1986年到1991年的五年间,华城群众可以说人心惶惶,“食不甘味,寝不安宁”,与此同时,在恐怖的气氛之下,各种惊悚怪谈也相继流传开来,如“雨夜杀人”“红衣女子”等骇人眼球的词语为这样的气氛再填阴沉。所幸1991年后的十多年间,连环奸杀事件停罢,但韩国警方并未罢手不管,对于此案件仍旧投入大量人力追溯不断。

时过境迁,虽然奸杀案没有再发生,民众对于当年的怖惧情形似乎看淡,一切仿若恢复如常,但是凶手在韩国民众心中烙下的恨意却从未抹去。十多年间,有许多警察在这一案件中将黑发熬成白发,有许多民众夜晚惶惶不安,不敢踏出家门半步。恐怖并没有过去,所有的韩国人都在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将他绳之以法,还世间公道。

根据这起“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奉俊昊导演的《杀人回忆》于2003年上映。虽然彼时距离凶手最后一次犯案已有十余年之久,但并不是一部迟来的电影,它不仅仅在提醒居安的韩国民众要时刻思危,也在督促韩国警方尽早破案,还人心公道,因为到2006年时,最后一起奸杀案件的追溯期将告终结。

《杀人回忆》的成功上映一方面让韩国民众对“人间公道”再拾期望,但是从人心险恶、变态的一方面看,却让人胆战心惊。电影上映之后的一年里,华城周围十公里内再次发生了一起女学生被奸杀惨案。从电影的热映以及期间新闻媒体及公众对当年的凶杀案热烈讨论来看,许多人认为,此次案件似乎是凶手看到该起案件挑起的新闻热度以及作案手法的刺激,有意模仿作案。如果说当年的凶杀案已经变成了落在韩国民众心头的一层阴霾,那么这起案件又将这层阴霾吹了起来。面对民众的恐慌和希望捉拿凶手的迫切,韩国警方负担着空前压力十多年,直到2019年才将凶手彻底揭露。

面对这起错综复杂的杀人案件,奉俊昊找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即“模仿”二字。这其中表现的不仅仅是案件的惊悚骇人,更有人性阴暗面的无法想象。一般人根本难以理解那些变态者的行径,如报纸上的奸杀报道能给他们带来快感,虐待性器官能够让他们兴奋,甚至女人的丝袜、胸罩都能刺激得他们丧失人性。一个人能够暴戾到这种地步,如非真实发生,实难让人相信。

很多人看罢这部电影对凶手给出了很多看法,甚至有人认为这部电影的凶手并未出现在电影之中,凶手之谜在结局悬而未解,但是本文认为,这些人并未抓住奉俊昊的主要切入点,把握住“模仿”二字,凶手是谁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解读。

不过,对于2003年的奉俊昊而言,他没有将凶手在结局明白揭露,很大程度是顾虑到真实案件尚未攻破,但是作为一部到现在被很多人称为完美的影片,凶手的真实样子怎么会没有暗示?不可否认,真实案件为这部电影平添了神秘悚人的面纱,而奉俊昊这种悬而不解的讨巧做法又再次为真实案件增加了诸多可议色彩,这两个方面都是优秀电影原因之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