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官方撑腰,总理点赞的前提下各地掀起了一波摆地摊风潮,地摊经济一夜爆红,相关话题阅读已经超过11亿,成为新一轮大热风口。而在八九十年代,摆摊更是成就了不少行业领军者的第一桶金……

前浪摆过的摊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40岁萌发创业想法,拉着一辆平板车,在北京中科院的门前摆起了摊,卖的是电子表,后来还批发过旱冰鞋、运动裤衩和家用电器。

刘强东1998年,带着积攒的12000块钱人民币租用了一个不到四平方米的柜台,售卖刻录机和光碟。

马云1991年,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入不敷出,为了维持生计,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广州进货,开始摆地摊卖小礼品、鲜花、书、衣服、手电筒等各种物品,那时的马云被称为“到处推销中国黄页的骗子”。

周鸿祎第一次摆摊是刚进西安交大时,发现很多大四的师兄师姐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摆出来卖,因为旧东西便宜又实用,在学校很受欢迎。于是,周鸿祎把这种摆摊模式搬到他高中的母校,挨个把已参加完高考的高中同学所有参考书收集起来,在学校门口就开始张罗起来了,小赚一笔。第二次摆摊是在路边给人算命,由于之前摆书摊的时候总能看见路边的一位大叔用一台电脑帮人们“科学算命”。于是周鸿祎开发出一个小程序,再次摆上了地摊,还写了个招牌:“科学算命,收费一元”。

1987年,42岁的宗庆后开始蹬着三轮车到处冰棍、汽水,还有作业本、稿纸等,在送货途中发现很多家庭虽不愁吃穿,但不少孩子都是面黄肌瘦,于是带头做出了一款儿童营养液叫“娃哈哈”。

1989年,陶华碧摆起了路边摊专卖凉粉和冷面,发现顾客都很喜欢自己做的佐餐辣酱,凉粉卖得好全靠得是辣椒酱,等辣椒酱没了,凉粉也就没人去买了。所以干脆只研制辣酱,到后来便办起了食品厂生产“老干妈”。

唱吧创始人陈华与CFO于明近日也在街头摆摊卖唱,并向邀歌城管被拒,吸引不少路人围观,唱吧官方微博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摆摊在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加持下,具有先天优势广大的市场空间,微信支付宝发布“全国小店烟火计划”,阿里700亿助力“地摊经济”扶持计划,京东启动“星星之火”地摊扶持计划,美团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苏宁输出优质供应链为小店主提供。

地摊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全员摆摊,一起奔向“烟火气”。

自古大佬出地摊,地摊经济时代再次来袭,愿你出摊半生,归来已是富豪!

不说了,摆摊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