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那几年,国家动荡不安,老百姓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很多中下层群众更是衣食堪忧。由于认识和教育的传统因素,人们纷纷把希望寄托到精神依靠上,希望从非人力的层面上寻求安全感,因此助推了宗教的兴盛。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到了清朝,全国宗教场所的数量又何止这个数目。据清朝官方数据统计(康熙六年礼部数据):

"各省官建大寺6073处,小寺6409处;私建大寺8458处,小寺58682处。"总数近80000处左右,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道观及其他宗教的场所,数量大约20000处左右,加起来有近十万处之多。当然,传统宗教给人精神力量,有其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

但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也有不少人把希望寄托在怪力乱神的"玄学"上面,因而也滋养了许多凭借"奇""特""技""巧"手段来求生存甚至发大财的"高人"。当时在交通闭塞的四川盆地边沿,就流传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神通广大的神仙

在蜀西的重要城市——秀城,有这么一座"神仙官邸",叫"神仙宫"。这个"神仙宫"可有些来历,因为他里面住着"神仙"。这"神仙"从外地而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重要的是他可以预知祸福,替人消灾解难。因为说得准,所以被当地人公推为"神仙"。

传说中的神仙

这个"神仙"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要见他不难,送大洋十元即可。面见神仙,如果他不能"上知你的三代,下晓你的将来,说明你的危难吉凶",他不但分文不取反倒要倒赔二十。您说神不神?

秀城的一位商人,由于最近做生意不顺,想请高人指点迷津。听说了这个"神仙宫",一番沐浴斋戒后,前来求法。这天,他送过礼敬银子,诚惶诚恐,叩头而进。刚进仙宫两三步,便听得一声:"善哉,客官看起来是做生意不太顺利,是来找山人指点而来的吗? "

商人一听,心想神仙真灵,自己未说一句话,对方便已知自己的身世和心事。

香火旺盛

"祸福由命,上天安排。天机可测,但要至诚",这神仙半睁眼半闭眼地望着空中自言自语,仙态十足。

商人不禁扑通一声,俯伏于地,连叩三个响头,不敢抬头看。

"念在你心诚,善心并未泯灭,且让山人试问一二如何?"神仙吩咐。

商人哪里敢有半字含糊,将姓名、生庚八字、父母、妻室、儿女等信息,还有心里的想法一一讲给神仙听。

"哈、哈、哈、哈"只听神仙大声一笑,把手上浮尘轻轻一摇,"善哉、善哉",然后对着旁边一指,说道"那边神龛桌下,抽屉之中,有山人昨夜先写好的,记有客官身世的一张纸,你去看看,就会明白了!"

商人连谢带爬,好不容易爬到墙边的神龛边,半直起身子,哆哆嗦嗦地将手伸进抽屉,取到一张黄纸,拿出来一看。

黄纸书

不看则罢,一看大吃一惊。方才自己所说的内容,全部在纸上列明,半句不差。还附有偈语:"舍得身前事,财源同寿长。否极需东往,自得福源来。"

商人惊讶得瞠目结舌,感动万分,连忙叩头道谢。又从怀中摸出"袁大头"两个,拜谢神仙之后,回家背起包裹就往东边去了。

神仙的这种"前知前晓"的功力,作为"神仙宫"的主要炫技,使他的仙名大振,名利双收,一时间声名鹊起!

爱管闲事的李片子

这一奇事,吸引了秀城西边一个叫"李片子"的人。这个李片子,其实叫"李神童",小时候很聪明,读书、识字都行,说话最是厉害,很多大人都说不过他,所以被称为神童。可惜他长大后,家道中落,科举也被官府玩坏,没有他的机会,只好帮乡里乡亲做些文字活路,加上他身形单薄,像纸片一样,乡亲们就把他叫成了"片子"。

他虽无大的作为,却为人心地善良,喜爱扶危救急,常把挣来的不多银子慷慨送与贫苦朋友,因而很得人心。他是个典型的爱管闲事的人,哪里有欺人哄人和害人的不平的事情,他总不免要去管上一管!

这一次,他对"神仙宫"那位神仙起了兴趣。凭他的敏锐嗅觉,感觉神仙的"玄机"必有蹊跷,决心弄个水落石出,打算跟这位"道法高妙"的神仙,开个玩笑。

江湖术士

一天,神仙宫来了个颜面和善,气质豪爽,态度虔诚的"结缘"人。他隔三差五地向神仙孝敬零花钱,时不时给神仙送上"荷包蛋",偶尔又送"鸡蛋糕",来来去去,总是满面堆笑,递烟敬茶。由于他的殷勤,孜孜不倦,久而久之与神仙结下了友谊。这个人正是李片子。

神仙和片子成了兄弟

一转眼半个月过去。这天,秀城一座小酒楼的僻静处,化装成凡人的神仙正和李片子开怀畅饮。半月以来,神仙总是白吃白喝,一切费用都由李片子安排。其间,神仙被这个李片子的一个"神通"给深深吸引了。

因为,这段时间里,李片子总是随便要酒要菜,吃完算账时,他衣上并无钱包,可又取钱自如。大钞、小钞,招手既得。不多不少,正好就是酒菜钱的数目,真是奇怪。第二天、三天,全是如此。

神仙感到这个李片子不简单,用钱有门道,要多少来多少,用不完,取不尽,不由得心生羡慕:"这家伙,弄钱比我还容易!"

饭店交易

于是之后几天,神仙变成了东家,倒请李片子吃起饭来!酒过三巡,神仙恭恭敬敬地说:"兄弟抓风成钱,这个技术实在精妙。你我情同手足,不分彼此。如果将其中奥妙说给我听,哥哥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

李片子心想"这神仙终于动了凡心。此事有着!"口头却喃喃道:"虽然大哥待我甚厚,但这招风成钱的技术是我的家传至宝,不能随便外传的。"

神仙有点急了,说道:"兄弟如果教我技术,我必与你共富贵。如果违背此言,甘愿受五雷轰顶之罚!"

于是乎,神仙和片子成交了。条件是神仙先教李片子"隔夜先书"之法。然后,李片子再传授神仙"招风成钱"的技术。

谁更有的玄机

当夜,神仙便将小兄弟李片子带进"神仙宫"学艺。原来,那神龛的抽屉背面有一小缝,缝连通隔壁。隔壁坐着会写字的"神佐"一人。神仙与顾客在这边问答,"神佐"就在那边速记,记完之后,将黄纸在灯笼上一烤,字迹便马上变干,立即从缝内悄悄放入抽屉之中,假装是昨夜写好。说白了,这所谓"隔夜先书",其实就是"隔壁修书",当场速记而已。只不过,神仙是演技实力派,外人被他迷倒罢了。

神龛

神仙的谜底揭晓,该李片子炫技了。李片子啪啪打了自己两下耳光,连称罪过,称大哥耿直,自己的技术跟大哥的"玄机"不在一个档次。于是也将自己的"招风成钱"术和盘托出:

原来,他事先在酒馆问好菜价酒价,然后将钱准备好,悄悄藏在衣袖内小包之中。结账时,如耍魔术一样将钱取出,全凭练得手快,取钱结账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老神仙一听,气得来发昏,连呼"好你个李片子,你就是个真正的骗子!骗子!大骗子!"随手还抓过拐杖要打。

神仙着急了

这哪里还打得着,李片子嘻嘻哈哈,早拍手而去了。

神仙呢?他也是聪明人,心里知道,拿手绝技已经穿帮,这个地方是待不下去了,趁早溜之大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