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青居镇有一座青居华能电站,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华能电站的旁边,还“藏”着一座老电站。水电站老员工说,那是青居老电站,应该算是嘉陵江上的第一座电站,建成史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1921年, 状元骆成骤之子骆敬瞻留洋回到家乡,积极筹建在嘉陵江青居段建设水电工程。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备,1923年,水电专家开始勘测设计,但因经验、技术不足,仅进行了试钻。

光阴似箭, 时光流转了近百年。前几日,秋高气爽,我有幸走进青居老电站,触摸那段远去的历史。

水电站工作人员带我参观了老电站至今保存完整的生产车间、捞渣设备、蓄水池、拦水坝、涵洞、检修车间、会议室以及生活区的职工宿舍、招待所……青砖勾白缝的建筑物带有鲜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特色。

看着这些保存完整的设施设备和房屋, 我仿佛看见了电站曾经的模样,仿佛还可以听见机器的轰鸣,而现在它却遗世独立,默默无闻。流连于此, 不禁让人感叹时光的蹉跎与沧桑变幻。在这里,时间不仅暗淡了电站的历史,更尘封了老一辈对电站的回忆和感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从“文物”保护向“文化遗产”保护转型,文物保护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有了进一步提高,乡土建筑、工业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文化空间、 老字号等都已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居老电站这座上世纪20年代开建的水电站, 作为工业、 水利遗产,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如果加以开发和利用, 就是嘉陵江电站史博物馆。同时还可以利用闲置的房屋新建水利博物馆, 通过实物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 展示和宣传我市水利文化与成就, 普及水利科学知识, 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水情教育。 结合南充八大景之一的青居烟树,嘉陵江曲流奇观、宋淳祐年间的青居城遗址,历经唐、宋、明清几代开凿的灵迹寺石窟、摩崖石刻等文物点,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