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有個八個王爺因戰功卓著,在乾隆時期被追封爲“世襲罔替”的爵位,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八大鐵帽子王”。意思是他們的王冠永遠不會被換掉。他們的爵位世襲罔替,他們的榮華富貴與國鹹休。當然,他們的後裔一直延續。這些曾經的王府阿哥們就在北京某一處犄角旮旯。有的甚至幾代人擁擠在一起生活。他們從榮華富貴到落魄潦倒,也僅僅只有幾十年的時間。令人唏噓不已的同時,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那麼,就讓我們聽一聽那些鐵帽子王后裔的親身講述吧!

睿親王多爾袞的後人——金寄水

在八大鐵帽子王中,我們最爲熟悉的可能就是睿親王多爾袞了。雖然,多爾袞論英勇比不上哥哥阿濟格,論戰功抵不上弟弟多鐸,但論綜合實力卻是八大鐵帽王中最強的。過去的歷史學家曾評論,“沒有他,清朝入關的歷史也許改寫,中國封建王朝的史冊也許就不會列有‘清’的名字。”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強悍的人物。在39歲去世時,連一個男嗣都沒留下。最終,只能以弟弟多鐸的兒子,自己的侄子多爾博爲嗣子。然而,當多爾袞死後被奪爵,嗣子又回到了豫王府,封爲貝勒。直到120年後,乾隆爲多爾袞翻案,才恢復了多爾袞睿親王的封號,爵位也由嗣子的四世孫淳穎承襲罔替。

睿親王多爾袞

金寄水先生就是第13代睿親王。金寄水先生的童年仍貴爲王孫,家資鉅萬,僕從如雲。他自己說,那時候的生活就像《紅樓夢》中賈寶玉過的日子。關於先祖多爾袞之死,金寄水祖上世代傳下來的說法,令人大喫一驚。他說,“順治七年,多爾袞突然去世,但他不是病死的,而是病後被殺的,當時,只有身子被運到北京安葬。”對於,多爾袞死後被奪爵,墳墓被毀,暴屍數日。金寄水先生說,“府內資料記載,多爾袞並沒有被掘墳毀屍。清初,實行的是火葬。”多爾袞的墳過去叫“九王墳”,就在新中街一帶。

賈寶玉影視劇照

金寄水先生出生時,睿親王府還有500多間房子,僅存放陳設古玩玉器的房子就有100多間,府裏的傭人還有100多人。對於有關清朝電視劇中很多王爺飛揚跋扈,大鬧街市的現象,金寄水認爲這種情況很少發生。王爺府都在天子腳下。清朝對王公貴族限制的很多,王公貴族也很謹慎,就連各王府之間平常來往也不多,和漢族大臣來往更少,更不敢在社會上鬧事,一旦鬧出亂子來就有被革爵的風險。革爵之後就沒有住在王府的資格,因爲王府是國家的,旗地也沒有了,旗地也是國家的,俸祿也減少了,因爲俸祿與爵位是對應的。鐵帽子王世襲罔替,一旦被革爵,那就在別的支派中選出一支繼承,而被革爵的自然失去了曾經擁有的一切。清朝八大鐵帽王的後裔中被革爵的很多。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1861年,鄭親王端華與怡親王載垣被慈禧賜死,1900年,莊親王載勳被慈禧賜死。三大鐵帽王死在一個女人手裏這是前所未有的。”

舊睿親王府改建成瑪哈噶喇廟

王府子弟中真正可放開手腳,無拘無束,恰恰是在清朝完了以後。1912年,隆裕太后宣佈旗產全部歸個人所有,此時各王府瞬間有了更多的財產。王府和幾十萬畝的旗地歸王公子弟所有。此時,金寄水的大伯中銓、父親中銘爲了和老北京那些富家大宅門比富,修房子,修花園,買汽車,甚至每間房子要安裝一部電話,喫穿極度追求洋化。然而,這種揮霍無度,風靡奢侈的行爲,僅僅用了十年就把府裏的東西賣得差不多了。賣完了動產就開始賣不動產。最後,開始賣王府裏的房子,墳地上的樹木和建築物。1922年,中銓哥倆把王府的500間房子抵押了10萬。兩年之後,本息相加高達13萬元,倆兄弟還不起,債權人告狀,法院直接封了王府的房產。中銓兄弟不得不匆忙搬送,王府最終歸債權人。金寄水說,“當時府內48間房屋中還有許多古玩陳設也給了債權人,這是一筆很大的損失。”金寄水一家也從王府搬了出來。

兄弟倆

最後,金寄水說,“人人都羨慕王公子弟的生活,其實他們並沒有快樂的童年,有的只是小大人的生活。滿族的規矩太多,禮節很多。在府裏的童年、少年很不自由,以至於現在我看見那些小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很羨慕他們。”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金寄水作爲王府中的阿哥到8歲還沒喫過雞肉。因爲,當時王府裏大人認爲,小孩子少喫點,喫差點,人會聰明,讀書會好;喫多了,喫好了,反而人會變得糊塗。金寄水回憶,“王府中,每天的伙食也不好,老是那幾個菜。當然,穿倒是穿得很好。”

貴族的頹廢

過去王公府邸,甚至皇宮中很奇怪,他們認爲小孩子從小不能喫得比大人好,當然也不能喫多,甚至喝水也不能喝太多,都有限制。有人認爲小孩比大人喫得好會折壽,不吉利;有人認爲小孩喫得多喫得好會變糊塗,如金寄水所說的,而民間認爲小孩喫得多會得病,但對好壞沒有限制。總之,過去王公府邸的阿哥們喫的並沒有現在人想象的那麼好。其實,《紅樓夢》中的賈寶玉的童年也是如此,在平常的喫上也有限制,要想喫好的,也只能在逢年過節中,而不像書中寫得那樣頻繁。

肅親王善耆的女兒——金默玉

可能很多人對肅親王善耆並不熟知,當然對其女金默玉更爲陌生。然而,很多人對一個人再熟悉不過了,她就是川島芳子。川島芳子就是肅親王善耆的第十四女,金默玉是肅親王38個子女中最小的一位,原名愛新覺羅·顯琦,與川島芳子一母所生。當年,川島芳子被槍斃時,有很多人說她沒有死,被槍斃的那個人是替身,而且傳得有根有據。金默玉說,“當年川島芳子被槍斃時,也曾有個朋友拿着一張處決後的照片給我看,我看了,確實是她本人。因爲,當時在現場的只有兩名外國記者,中國記者不允許進,所以才故意造出這種謠言。”

川島芳子

時隔幾十年,當金默玉回憶起這位同胞姐姐,還是感慨萬千。川島芳子比金默玉整整大13歲,從小長得漂亮卻極愛出風頭。金默玉說,“正是太漂亮害了她!”川島芳子從小被日本人川島浪速帶去做養女,所以改了日本名字。16歲時,川島芳子被比她大50歲的養父玷污,爲此自殺未遂。金默玉說,“川島那人能幹出那種事,從此川島芳子自暴自棄。因爲,她漂亮又聰明,愛跳舞,所以結交了很多達官貴人。從此,走上了不歸路。”40年代初期,川島芳子曾從東京來到北京,見了自己的妹妹金默玉。然而,川島芳子的樣子讓妹妹金默玉嚇了一跳,原來她很漂亮,但抽起大煙,臉也變了,牙也變長了。再後來,兩姐妹就經常吵嘴,打架。

中老年的金默玉

衆所周知,第一代肅親王是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因戰功被封爲親王,位列八大鐵帽子王,世襲罔替。一直到了第十代,也就是最後一位肅親王善耆,爲復辟清王朝,把整個王府全部賣掉了,後搬到了旅順。金默玉就是在旅順出生的。四歲時,父母相繼去世。這件事轟動了旅順,因爲王爺的喪事排場極其壯觀,讓當時的很多人大開眼界。就連四歲的金默玉也有一些記憶。她仍保留着一張自己出生時住的一幢二層樓房的照片。她回憶說,當時住的小樓環境很美,她經常眺望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肅親王善耆

金默玉可以說一口地道的東京日語,並可以用日文寫一手漂亮的文章。她用日文寫了一本書。她曾受邀到文史館工作,又擔任了北京滿學研究學會會長,並通過自己募集的資金,支持了一批滿學研究著作。晚年的金默玉一直燙着短髮,外面經常套着一件白毛衣,臉上皺紋很少,言談舉止中,仍保留着一種大家閨秀的氣質。

最後一位王爺——順承郡王文葵

第一代順承郡王名叫勒克德渾,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曾孫。努爾哈赤的第次子是代善,被封爲禮烈親王,代善的第三子薩哈璘被封爲穎親王,而勒克德渾就是薩哈璘的第二子。從清初到清末,順承郡王一共有11代,其中有四個是弟襲兄爵,兄襲弟爵,所以,一共有15位順承郡王。民國六年,第11代順承郡王訥勒赫因病去世。此時,溥儀仍是小朝廷的“關門皇帝”,按照當時的皇室優待條例,“清王公世爵仍其舊”。因訥勒赫沒有男嗣,由文葵過繼,並承襲爵位。文葵說,“我是最後趕上龍旗的人。”當時清朝的國旗叫龍旗。

順承郡王訥勒赫

文葵雖然襲爵順承郡王,但已經沒有實際的收入,因爲當時小朝廷本身已經不夠開銷。即使,任何進項沒有,但王府的架子依然存在。爲了維持一百多人的生活開支,文葵不得不賣東西,最後不得不賣房產,就這樣支撐了十年。順承郡王府以7萬5千元(銀幣)賣給了張作霖。當時,王府共有200多間房子,還有一些傢俱,包括桌子和穿衣鏡等。就這樣,文葵帶着家人從王府搬了出來,在鼓樓的王佐衚衕買了一座100多間的房子。之後,接着變賣家產,五十年代,賣給了政府。六十年代,文葵一家搬到了一戶兩居室的房子裏。當時,他們一家三代擠在這房子裏,在北京已經屬於困難戶。

張作霖

文葵把自己當年“順承郡王”的封冊交給了政府。這時,他也成了遜清最高爵位的皇室後裔。文葵的繼母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家裏藏有很多慈禧和各王府福晉的照片。然而,後來這些珍貴的歷史照片,在特殊時期,下落不明。幾十年過去了,文葵依然記得當年自己被受封爲順承郡王的場景。他說,“前清時,襲爵的具體事務由宗人府辦理,封冊由禮部製造,到了民國就由財政部造封冊。”封冊造完後,用黃綾子包好,並放在一個扎着黃綾子的小亭子上。這種亭子是專門放封冊的,有人抬着。亭子要從乾清宮的丹墀上出發。宮裏派人抬着放有封冊的亭子,經過西華門,到達順城郡王府。文葵要帶領王府人員跪在門口接迎。等到皇帝派來的人和亭子都進了王府大門,文葵起身進門。這時,亭子放在院子裏,文葵要到正殿等着。此時,正殿早事先準備好了蓋有圍子的桌子,正使把封冊放在桌子上。

金冊

這時,有個唱贊禮的站在桌子的左邊,正副使站在桌子的右邊,文葵則穿着郡王服到桌子前行三跪九叩大禮。之後,由宮裏派來的人讀封冊上的“上諭”,讀完後,文葵才能站起來,並向北站着。正使把封冊交給文葵,文葵接過後,旁邊的隨侍捧着紅漆的托盤,上面鋪有黃綾子。文葵把封冊放在托盤上,隨侍再把托盤放到事先預備在右邊的另一張桌子上。此時,所有封爵的過程纔算結束。因爲,這是文葵一生中做得最隆重的事,所以,對此記憶猶新。晚年的文葵喜歡清靜的生活,有時提筆寫寫字,畫點畫。但左右鄰居中很少人知道這位老人就是清朝的末代順承郡王。

豫親王的後代——金志照

我們對北京東單三條的協和醫院最熟悉不過了,但很少人知道此處的原址就是當年豫親王多鐸的府邸。更爲奇特的是,豫王府的大門前石獅子呈俯臥狀,並不是蹲立。豫親王的後人金志照先生說,“這是因爲豫親王多鐸對清朝開國的貢獻很大,清朝認爲他的功勞在諸王中是最高的。他太辛苦了,所以府前的石獅子俯臥着,表示讓他的戰馬休息休息。”

晚清民國時期協和醫院

第一代豫親王就是努爾哈赤的十五子,多爾袞同胞弟弟。在36歲的人生中爲清朝江山得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入關時大破明軍擒獲洪承疇等人,入關後,擔任安國大將軍南征,進軍揚州,破城時請擒獲明朝大臣史可法並殺之,後又到南京推毀南明政權,擒獲明朝福王。多鐸一生征戰無數,卻最終被當時八旗兵最怕的天花打敗了。入關前,八旗兵極少得天花,而入關後,極易得此病,並且很難治癒。因此,在清朝八旗兵中稱“未得天花痊癒者,不算健全的人。”後來的康熙皇帝之所以能成爲九五之尊,他小時得過天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多鐸沒有康熙的命硬,36歲就被天花奪走了性命。

豫親王多鐸

然而,到了末代豫親王端鎮時,因坐喫山空,也像其他王府阿哥一樣,先是賣王府,把王府賣給了美國人開醫院,也就是今天的協和醫院。後來,又要賣祖墳,爲此和本家打官司,最終因爲端鎮有美國人的幫助,打贏了。隨之,他把歷代豫親王的圓寢墳墓挖開。因清朝王爺的棺材都是金絲楠木做的,價值很高。於是,端鎮把這些金絲楠木的棺材換成了杉木棺材,並把金絲楠木全賣了,錢由他一人獨吞了。金志照雖與端鎮是本家,但因爲這件事很多本家與端鎮從此不相往來。

晚清太和殿內金絲楠木柱子

金志照先生說,“豫王的後人中曾出過兩位大學士。其中一位就是他的曾祖父麟書。朝廷六部的尚書,他都任過,光緒二十二年,被授武英殿大學士,正一品大員。”後來的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就是金志照曾祖父的門生。金志照依然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曾祖父雖然早已不在了,但徐世昌仍不忘恩師之情,常來慰問。金志照的父親名叫定榕,母親是巴魯特氏,蒙古族。祖父去世後,家裏由祖母掌家。祖母雖是二品夫人,卻沒有文化,不懂生計,爲了生活,隨便變賣家裏東西。那時,家裏的宋版《史記》被當成破爛賣。尤其,讓金志照記憶最深的是,父親雖有文化,但不通人情世故。家裏不論誰來,想看家裏的東西,父親都會讓他們看。家裏原來有八座用黃金打造的八仙塑像,沒想到後來在夜間被人偷走了。因爲,這八座黃金八仙塑像價值連城, 被盜的新聞曾在北京四九城轟動一時。

徐世昌

後來,金志照的父親不得不在當時北京市財政局擔任稅警,一個月才12塊大洋,根本供不起金志照上學。所以,金志照十六歲被迫退學,後來,一邊幫人抄書,一邊補習功課,考上了醫校,從此一生從事醫務工作。

金志照信札

上面是八大鐵帽子王中的睿親王、肅親王、豫親王、順承郡王的後代。歷盡滄桑,曾經的王公子弟也成了普通百姓。他們曾經擁有別人難以想象的財富,僅僅幾十年,所有的財富已不屬於自己。有的甚至還不如現在的普通百姓。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唯有放下,從頭開始,融入社會,才能繼續走下去。下面將繼續講到禮親王、克勤郡王、莊親王、鄭親王的後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