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夏,雷声多了起来,雨水亦更加充沛了,每到夜幕降临,在水田、池塘边、溪沟里总会传来盖过阵阵虫鸣的蛙声。蛙声打破乡村的静谧,奏响最美的乐章,将勤劳的山里人家送入了梦乡。难怪宋人胡宿说“流杯若仿山阴事,兼有蛙声当管弦。”显然他将蛙声当作音乐了。

图片来自网络

能享受如此天籁的人,并能留下千古名篇,当数古人了!唐代诗人韦庄就写有“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的千古佳句,在韦庄这里,蛙声已成为所有诗人的伴侣了。因而古诗词中有不少以蛙声为意象的作品,成为了表现农村生活的佳作。

初夏的蛙声足以令人陶醉了,但初夏的美妙又何止于蛙声?“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辛弃疾笔下的初夏倒是另有一番情韵了。如果说蛙声带给人们的是听觉的享受,那画家都难描绘的美丽动人风景,就是目不暇接的视觉盛宴了。

图片来自网络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除了听觉和视觉的感知,唐代诗人高骈这联诗还有一种触发嗅觉的畅快!因而,初夏虽是红瘦绿肥,却依然能调动起人们的感官追求,让人沉醉其迷人的景致中。“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看来,古人对初夏的表达是一言难尽了!

的确,初夏万木峥嵘,绿阴冉冉,百树之果生熟间杂,水田里秧苗青青。那山河美景与田园风情无处不画境、无处不诗情,因而那多姿多彩的初夏被诗人写出了无数经典,让人目不暇接!现在,就先随我于古诗中去听布谷歌太平、观小荷蜻蜓以及流连于小桥流水麦生香的意蕴中去体会一番吧!

图片来自网络

《初夏绝句》

宋代: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春天里盛开的那些万紫千红的花朵已凋落化作了尘埃,在布谷鸟的声声啼叫中新的一个夏天开始了。道路两边种植的桑树和麻长得葱茏而绵延不尽,才知道我原来是在太平之世。这首七言绝句诗,格调清新,充溢着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

图片来自网络

陆游所处的时代,北宋亡国、南宋无能,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然而这首诗没有愤懑的情绪,不像他那些众多慷慨悲歌,壮怀激烈的诗。这首诗却是写景格调清新、写人天下太平,描绘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尘世风情。或许是作者对盛世的期盼,抑或是美丽的景色让他忘记了愁烦吧。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图片来自网络

泉水的出口处悄无声息是因为吝惜那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于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娇小的荷叶初出水面还没有舒展的尖端,早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这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小诗,于细、柔见长,犹赏一幅精美雅致的浅池草虫图,可谓意境清新、情趣盎然。

此诗以诗题统领全篇,在“小”字上做文章。注重抓住物象的细节,去表现幽情逸趣。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等,都着墨不多,似乎达到了惜墨如金的地步,但在这柔小中却呈现出了一个层次丰富、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抒发了作者崇尚新生事物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图片来自网络

《初夏即事》

宋代: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初夏即事》这首诗,短短四句,句句成景,让人感觉最美风景在农家!看吧,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诗中的景致,仿佛也是我度过的童年光景。

图片来自网络

这首七绝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所作。首联动静结合,石桥、茅屋、曲岸、流水、池塘,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小桥流水人家”图,读之倍感亲切,使人向往那宜人宜居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更是成了走出乡村融入城市生活的人们乡愁的寄托。

尾联在首联宜居的基础上写宜业,并感概初夏之景的美丽。此联放眼高远,虚笔写景,写出了麦子生长的气息,田间麦气的催生,预示着丰收在望,使这首诗更接地气。此诗取景别致,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成独到意境,展现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初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