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书中也有爽文,那么一定是新中国的崛起史,一个四万万五千人的农业国,在短短十年内完成了工业化,一举扭转建国初连火柴、水泥都要进口的状况,成为一个能自主生产坦克、战斗机的工业强国。当时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一靠千千万万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的付出,二靠苏联的技术支援,三要得益于九州大地下丰富的矿藏

教科书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只是“地大”,远远称不上“物博”。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从事地质调查与研究的专业人员只有200多人,钻机仅14台,30年来累计钻探进尺才17万米,1:300万比例尺的中国地质图上2/3的面积是空白,只能开发一些浅层埋藏、储量丰富的矿藏,如煤、铁、铜等工业基础原料,而那些较为稀有的工业原料如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矿物、非金属矿物等则严重匮乏。

1950年4月,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成立,负责人正是我国著名的地质专家李四光。在他们的努力下,祖国大地下的矿藏被一个个发掘出来,短短数年内累计建成国有矿山1万多座,集体和个人采矿点22.8万个,崛起300多个矿业城市,发现并开采171种矿产,填补了我国矿产不足的空白。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世界上最大的矿坑可可托海三号坑就是在这段时间开发的。可可托海位于阿尔泰山中部地区,在蒙语中的意思是“蓝色的河湾”,因盛产矿质被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之称。该处矿坑发现于1930年,受开采条件限制,当时只有当地牧民对露出来的部分进行开采,用于制作珠宝装饰。1935年,苏联地质人员发现这里蕴藏着大量的绿柱石(铍)和钽铌铁矿,才引起了政府的注意。

1950年,根据《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中苏成立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阿山矿管处,由苏联提供设备和技术,两国共同对可可托海矿坑进行开采。1955年,该矿所有下属企业全部移交给我国独立运营。经数次改制,可可托海成为全国最大的矿业产区,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万多名工人和家属,逐渐形成一个繁荣的工业小镇,被称为“西部小上海”。

三号矿坑助力我国两弹一星起飞

从开矿至今,可可托海共发现86种可开采矿物,占世界所有已知矿物的67%。其中,三号矿坑的蕴藏丰度最高,有铍、锂、钽、铌、铯等稀有金属,铜、镍、铅、锌、钨、锰、铋、锡等有色金属,母、长石、石英、重晶石、兰晶石、石灰石、煤、盐、碱等非金属矿物,矿海兰石、紫罗兰、石榴子石、芙蓉石等珠宝矿石。该矿曾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等,均已打破世界纪录,目前全部收藏在可可托海小镇的地质陈列馆中。

6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和核潜艇的研究,这些高精尖工程所需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几乎全部来自于三号矿坑,成为名副其实的功勋矿。1999年,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正式关闭。关闭原因并不是资源枯竭,而是我国正在进行经济转型,停止了这种高消耗、高污染、低效能的粗放发展模式,转而从非洲地区进口工业原材料。

三号矿坑帮助我国偿还外债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单方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走所有专家,并要求我国偿还债务。当时,苏联对华经济援助是有条件的,根据《中苏友好互助协议》约定,中方要将剩余的钨、锑、铅、锡等稀有金属提供给苏联,期限为14年,采取以货易货方式结算。到1960年时,我国已向苏联还债30多亿人民币,还有60多亿没有还清。领导人拍板,“勒紧裤腰带争取五年还清”,于是各省都成立了外贸小组,把各自的特产都拿出来还债。

用于偿还债务的实物主要是农产品的工业原材料,苹果、鸡蛋、梨、猪肉都被用来抵债,苏联方面对质量非常苛刻,肥了瘦了都不行。农产品价值本来就低,当时又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奇缺的时期,光靠农产品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还清。这时,可可托海三号坑起到了大作用,所出产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都是苏联紧缺的,出口额占债务总额的41%。1964年,我国比原计划提前一年还清了所有债务,成为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可以说,是三号矿坑挽救了新中国。

如今,可可托海三号坑已停止工业开采,被改造为国家地质公园和5A级景区,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如果有机会,一定 要去看看这个深200米、长250米、宽240米的世界第一大矿坑,感受一下它的风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