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穴居时代”

一人睡觉,全家光荣,全家睡觉,都是英雄!下床就是周边游,客厅就是省内游,厨房、洗手间、阳台就是国内游,到小区门口取快递?出国游!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无处安放的是人们追求自由/追求解放的热切之心。或许视频网站上各国隔离者们晒出的疫期日常,颇有跨国文化大联展的意味。在中国人的日常直播中,居家美食仍是主力,一些自娱自乐、自我陶醉的居家娱乐,还成为某国外主播用来呈现中国人乐观天性的素材。紧随其后的各种时评节目和热播课程,成了新的舆论焦点和投资热点。

新冠让我们重新回到了“穴居时代”——还是个不需打食只需取快递的穴居时代。由于恐惧、由于疫情,我们原本被送餐、快递、网购、家政服务包裹的互联网式生活,再次呈现颗粒化状态。当发现我们必须从面粉态开始鼓捣自己的一日三餐,之后颠勺炒菜刷锅洗碗,再到擦窗扫地换灯泡修水管……第三产业的急冻让原本高度集约的精细化分工变成彻底的DIY,自我安慰吧——许多人梦想的美式居家生活方式就这样不期而至。

新冠期间淘宝卖得最好的小家电之一是电动理发器,不敢找、也找不到Tony老师的我们等不到长发及腰啦,自己动手吧!不仅如此,从小区门口铺排满地、奇形怪状的快递包裹来看,一大波锛凿斧锯类的家什也纷至沓来,以满足各种DIY工作需求。不过最艳炸天的还是妈妈姥姥们的买菜车,之前从未发现这款神器竟与“非接触配送”是绝配!

退回到颗粒化的穴居生活最费的是网络——一根网线到户后,你家就不单是你家了,而是直播间、会议室、教室、讲台或办公室……为了满足网上办公和授课的要求,服装中的裤子和鞋子因看不到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但上衣和美妆产品却能凸显重要性。大中小学教师们的网上直播课程,让教师们越来越像网络主播,直播类用品的热卖也不足为奇,如摄像头、支架、补光灯、背景布,甚至直播间的成套装备,都上了淘宝热搜。这无疑使教师们的居家背景被迫“景观化”了,家庭生活和教学工作的边界愈发模糊。

颗粒化和胶囊化

颗粒化生活导致了DIY化和胶囊化倾向——或者万事自己来,或者万事都有“方便胶囊装”。吃一碗好吃的面有多难?方便面接着呢!吃一顿火锅有多麻烦?有即食火锅接着呢!我们已经习惯了:面包房预定的生日蛋糕会附带餐刀餐叉餐碟、生日蜡烛和生日帽子;也习惯了淘宝买回的装饰画会附带着墙钉、免钉胶、免钉挂钩、尺子和水平仪。不论叫它“配件”还是“套餐”,我们接受的商品甚至服务都有了胶囊化趋势。

当您刚刚准备跟线上学生们大谈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时,楼上邻居小朋友也开始了他的网上体育课,打桩一样的跳绳声咚咚作响,一点儿也不虚无……设备的胶囊化之后,我们穴居空间的颗粒化显然还赶不上趟儿。并不是因为新冠疫情我们才需要一座“静音仓”。实际上人们对个人舒适度要求的增加、对他人容忍度的降低,才是颗粒化空间存在的根本原因——从类似于宿舍床位单元的胶囊空间,到静音仓,再到居室胶囊化,高度集成的模块化空间需求愈来愈旺盛,而且宽带、无线、蓝牙、电源、灯光、家具,一个都不能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