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19世紀40年代以來,倍受重創的清朝統治者而言,70年代應該是比較祥和的。洋人的戰爭、農民的起義都較少,邊疆雖有危機,但沒有鴉片戰爭那樣洶湧。此時正是清朝統治者樂道的“同光中興”時期,然而一場更大的變局刺激着清朝統治者。

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大災荒——丁戊奇荒。它有多奇?從1876年到1878年,整整三年,整個北方籠罩在缺水、缺糧的境地下。這三年中以1877年即丁丑最嚴重,其次是1878年即戊寅年,所以有了這個名字。

01災情景象

此時的清王朝剛迎來新君主光緒皇帝,他是清朝不幸的帝王。一上臺就面臨一場特大災害。

1876年春夏,南方多雨以至成澇災成水災,以廣東、福建最爲嚴重。長江以北的各省普遍乾旱,兩季的糧食幾乎絕收。次年,北方大部分地區遭更嚴重的旱災,還有蝗蟲、冰雹、瘟疫等。1876年時有181個縣受災,這還僅是山西、河南、直隸、山東,不包括地方的瞞報。

在這次三年災害中,饑民高達兩億,佔掉全國一半人口。死於災害者一千萬左右,逃荒者兩千萬以上。僅山西一省的一千六百萬百姓,就有五百萬死亡,另有數百萬逃荒或遭販賣等。用“十室九空”、“赤地千里”等形容都不爲過。

當時的地方官給朝廷彙報災情時,“鬻妻賣子”、“菜色”、“鵠面鳩形”等詞成了常用詞。長時間地賣來賣去,大量的婦女捲入饑荒年代的人口交易, 活人便非常不值錢。由此也產生了人口流動,從災民變成流民。然而災害波及千里,哪裏纔是流亡的目的地,誰也說不準。

以鎮壓太平軍而聞名天下的曾國荃時任山西巡撫,哀嘆此乃“國朝二百餘年未有之災”。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和中國特有的國情分不開。在農業生產落後的現實面前,人的命運完全由自然主宰。久旱之下,別說野菜,就連“皮繩、鞋底、廢皮”都有人喫。

如此果腹一日不如一日,今日不知明日如何。最後只剩下“枯骨塞途”,更有“割煮親長之屍, 並有生啖者”。這些事情到了70年代時,當地人老人還時常談起,不過他們都是聽祖輩談論,記下來的而已。真實的慘況不目睹,難以記述。

02災情原因

對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首先是自然反常,對於農業大國而言就有毀滅性。最要命的是人禍,此時人喫人不再是傳說。社會的動盪,統治者的剝削,外國的侵略,讓農民不可能形成抵抗力。

曾國荃就任的山西,更有60萬畝好地中鴉片,從中大家窺見了什麼。曾國荃自己也說“雖曰天災, 實由人事”。百姓不能喫鴉片果腹,積蓄耗盡怎能不鬻妻賣子,怎能不有菜色。外國勢力因此有了機會,開始傾銷自己產的米麪糧油,1867年的中國有了第一筆進口洋人大米的記錄。

03災情賑濟

當時的清廷賑濟並不到位,於是減輕百姓賦稅。1878年曾國荃請求朝廷,將十一個州縣的兩年賦稅減免,共計減免白銀400多萬兩。商人也跟着朝廷賑濟,如江浙地區的幫山西等地災民募捐,辦理義賑組織。

已進入中國的西方教會在此次災情也不少出力,自己拿出白銀主動賑濟。可洋人以往的行爲,並沒讓現在的舉動得到認可。不過洋人將中國的災情傳到英國等國,募得20萬兩,不知後來這筆錢到了嗎。

然而無論人力多麼浩大,都無法減輕災害,直到丁戊奇荒後迎來一個比較風調雨順之年,災荒纔有點緩解。

04災情又一面

在風調雨順之年來臨之前,農民廣泛發動了遊擊、民變、鬧荒等等形態的鬥爭,社會上土匪、訛詐的事情增多。農民的自我保護增強,由此加強了“農民思想”。

1888年一個在山西的外國傳教士巴格納爾說:“山西省自1877年大饑荒以後, 尚未完全復原。”

【參考】

趙矢元《丁戊奇荒述略》

王金香《近代北中國旱災的特點及成因》

#帶你圍觀歷史#

多選|你認爲近代中國的“農民思想”受什麼影響較大

災害,自然原因
官僚,政府壓迫
人禍,盜匪橫行
殖民,外國勢力
經濟,資本掠奪
打開百度APP進行投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