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几天观看了《叶问》系列电影之《叶问4》的终极片,没想到在这一部以武术为题材的电影里面,也能够探索到关于如何化解孩子青春叛逆的方法。

关于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和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令家长头疼的问题,孩子思想观念的萌芽与家长教育观念的冲突,都会让孩子容易产生叛逆的现象,而在这部经典的武打影片当中,也讲述了主人公叶问与儿子叶正叛逆的碰撞情节,以及唐人街华人总会万宗华与其女儿还有美国移民局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教育模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部精彩的中国武术影片里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的育儿理念吧。

一、电影《叶问4》的主要内容

《叶问》的系列电影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而《叶问4》作为它的完结篇更是引起了不少人的不舍,它是由我国叶伟信执导,甄子丹监制并领衔主演的中国武术电影,该片于2019年12月20日在中国各大影院上映。

该影片主要讲述了远赴美国开馆的李小龙,因为教授武术于当地的洋人而受到欺凌,因此叶问开到美国的唐人街,在引导李小龙以武震慑整个唐人街的过程中意外卷入了一场当地军官实力与华人武馆的纠纷,叶问面对洋人对于我国华人日益严重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挺身而出,并经过不断与外国人的武术比赛,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营拼死一战,最终在美国华人街站稳脚跟,以正咏春的中国功夫在世界的地位,也证明了华人的力量!

二、影片中三个孩子不同的"叛逆"模式

1、叶问的儿子叶正——以"反抗"为主的叛逆模式

电影的开头是由于老年的叶问被查出了身体患有癌症,因此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儿子叶正的身上,他希望儿子能够专心地读书,可是不料儿子的愿望正是一心想要学拳,父亲却不赞同儿子的这个喜好,于是父子关系一直都是处于僵持的状态。

因为叶正对武术的执着而经常在学校打架导致被开除,叶问不得赶赴美国继续替儿子找一所新的学校。在电影当中,叶问与叶正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的镜头并不多,每一次对话都是以吵架为主,其实父亲和儿子都是彼此深爱着对方,而儿子喜爱武术很大的原因也正是因为父亲就是一名中国武术专家,他以父亲为榜样。

可是父子两个都不善于言表,因此常常遭受到了误会。面对父亲的否定,儿子只好以叛逆的行为和态度来对待父亲,而在影片的最后,当儿子得知父亲身患癌症,便立刻痛哭的跑到电话前,和父亲的对话也一改往昔的叛逆态度,和父亲谈话的风格也变得温柔了起来,心平气和地告诉了父亲自己喜爱武术的原因,并希望父亲能理解。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亲与儿子的相处模式都是这种不善于言表,但是又渴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因此常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如果父母孩子之间能够相互的坦诚,告诉对方的心意,或许就没有这么多的隔阂和矛盾,孩子也不会"被迫"叛逆了。

2、万宗华的女儿万若男——以"埋怨"为主的叛逆模式

唐人街华人总会的万宗华在电影当中是表演者"严父"的形象。在电影当中,因为万宗华是以华人的身份处于在美国的唐人街,他担心自己的身份会让孩子被欺负,所以他一方面会要求在外孩子尽量隐忍不强出头,但是另一方面却背地里默默地让孩子练习武术,从而在必要关头保护自己。

其实从外表看起来这对于孩子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万宗华却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万宗华的女儿万若男喜欢跳舞,可因为后勤强烈要求孩子去练武术,而让女儿被迫放弃了舞蹈的爱好,因此,女儿虽然妥协了父亲一直在练武术,但实际上对于父亲的埋怨并不少,女儿的叛逆是由心而发的,也止于内心,她没有像其他叛逆的孩子那样外露出一些反抗的行为,但是他对父亲的感情确实逐渐的冷淡,的父亲也是不抱有希望的态度,当她在和美国移民局局长的女儿打架的时候也并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

3、美国移民局局长与女儿——以"恃宠而骄"为主的叛逆模式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叛逆就是自己反抗吵架,其实孩子的叛逆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像电影当中,美国移民局局长的女儿就是一种因为父母过于宠溺而导致对别人的欺凌和实施无理由的过分要求。

在电影当中,美国移民局局长的女儿因为和万若男争抢啦啦操的事情而产生了矛盾,局长的女儿因为不解气而找了一帮社会人士"教训"若男,而没想到在打架的过程中误伤到自己,因此回家向父亲告状,结果父亲不问事情的起因就直接派手下的人将若男的父亲抓走,可想而知,纵容孩子"叛逆"的不良性行为对孩子是多么的不负责任。

三、如何化解孩子的"青春叛逆"

1、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青春期叛逆的表现更多的是对父母的一种管制自我的不满,那面对这种不满,他们没有机会去倾诉出来,所以只能化作叛逆的态度或者行为去告诉父母,自己要和父母的管制对抗,因此,父母不妨给孩子一些倾诉自己想法的机会。

比如,在家里面设置一个"吐槽箱",用废旧的纸皮做成可挂墙的小箱子,上面开一个小口,可以给孩子投递意见信,父母定期去查看孩子对自己的不满,这方便家长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以及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2、给孩子一定的决定权

想要化解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矛盾,就要适当的给孩子一定自由决定的权利,就像孩子想要学习舞蹈、乐器又或者是其他技能特长,家长就应该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喜好,而不是衡量孩子学习这个东西对将来的发展是否有好处,多给孩子一些决定的机会,也能够增强孩子的独立思维。

当孩子上了幼儿园,家长在给孩子购买衣服的时候,就不要随意帮孩子决定衣服的款式,应该让孩子自己拿主意,作为父母提供审美的参考意见即可。

3、学会与孩子和解

家长与孩子发生口角,不要总期望着孩子去和自己道歉,作为长辈的我们应该更加宽容才对,多主动的和孩子拉近关系,减缓吵架后的尴尬气氛。

当家长和孩子吵架的时候应该先主动回各自的房间,等双方的情绪都平缓一些的时候,家长可以用纸条或者微信的媒介来传递和解信息,比如"你晚上吃什么,爸爸给你做"、"等你气消了记得帮我浇一下花",这些看似很日常的话语其实就是你给孩子和解的信息,尽量不要用语言去表达,可能会有埋怨或者不情愿的感觉给孩子,最好采取间接对话的方式进行。

我是思思的嘉,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