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鱼草别名又叫闹鱼草、鱼尾草、痒见消、铁线尾等,拉丁植物名.,为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醉鱼草,以带根的全草及叶、花入药。醉鱼草全株有小毒,捣碎投入河中能使活鱼麻醉,便于捕捉,故有“醉鱼草”之称。花和叶含、醉鱼草甙,柳穿鱼甙;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花、叶及根供药用,有祛风除湿、止咳化痰、散瘀之功效。兽医用枝叶治牛泻血。全株可用作农药,专杀小麦吸浆虫、螟虫及灭孑孓等。花芳香而美丽,为公园常见优良观赏植物。

醉鱼草的功效:性味:辛苦,温,有毒。《纲目》:"辛苦,温,有小毒。"《湖南药物志》:"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1.祛风除湿,止咳化痰,散瘀,杀虫。支气管炎,咳嗽,哮喘,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并作杀蛆灭孑孓用。《全国中草药汇编》

2.祛风,杀虫,活血。治流行性感冒,咳嗽,哮喘,风湿关节痛,蛔虫病,钩虫病,跌打,外伤出血,痄腮,瘰疬。《中药大辞典》

3.祛风解毒、驱虫、化骨硬。主痄腮、痈肿、瘰病、蛔虫病、钩虫病、诸鱼骨鲠。《中华本草》1.《福建民间草药》:"能活血行气。"2.《湖南药物志》:"消风去湿,行气化痰,解毒止咳。治腹痛,腹泻,痈肿,关节痛。"3.《闽东本草》:"消食去积滞,杀虫。治蛔虫绞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外用:捣丹涂或研末掺。

禁忌:1.孕妇忌服。2.醉鱼草全株有小毒,如若使用请遵循医嘱

临床应用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用复方醉鱼草片剂,每次8片,日服3次(1日剂量为生药醉鱼草5.3钱,紫金牛4.7钱,芫花2.6分),10天为一疗程。用药后近期疗效明显,一般在3~5天后咳嗽缓解,脓痰转稀,容易咳出,喘息减轻,但不能完全控制。副作用有胃部不适,舌咽干燥,肠胀气,个别诉头昏,停药后即消失。

2.治疗支气管哮喘:取醉鱼草煎服,每日2次,每次2两。试治1例,于每次服药后10~15分钟吐出大量黄脓样痰,约2周后自觉胸部紧闷有明显改善,继续服药1个半月(总药量达6斤),症状逐渐消失,3个月后随访病者已恢复工作,虽在天气改变时亦末发作,检查两肺呼吸音清晰。

醉鱼草的用法:

1.治流行性感冒:醉鱼草五钱到一两。水煎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2.治钩虫病:醉鱼草五钱(儿童酌减)。水煮二小时,取汁一百毫升,加白糖,于晚饭后与次晨饭前分服。服药量可由五钱逐次增至五两。个别服药者有恶心、腹痛、腹泻、头昏乏力等症状。(《全展选编?传染病》)

3.洽疟疾:醉鱼草、白英各一两。水煎,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内服,连服二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4.治跌打新伤:鲜醉鱼草全草,五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酌加红酒、开水炖一小时,内服。(《福建民间草药》)

5.治外伤出血:醉鱼草叶晒干研末,撒在伤口,并轻轻压一下,有止血作用。(《福建民间草药》)

6.治误食石斑鱼子(中)毒,吐不止;鱼尾草研汁服少许。(《普济方》)

7.治痄腮:醉鱼草五钱,枫球七枚,荠菜三钱。煮鸡蛋食。(《湖南药物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