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又名化州橘红的生产和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曾列为宫廷贡品。清代时,化州橘红被朝廷指定为必贡品,定为御用药物。化州橘红亦由野生逐渐转为人工栽培。到了清初,出现了专门从事种植化州橘红的赖家园、李家园和潘家园,各园均种植化州橘红树数百棵,并总结了一套具体的种植、加工方法和经验。橘红的功效与作用显著,民国时期是李宗仁的救命药关于化州橘红治行气、健胃,用于风寒咳嗽、化痰止咳的独特功效,不但很多古今药典有详实记载,更有大量的实例证明。

因其具有独特的健胃行气、化痰止咳的药用效果而被确定为中医药物。2012年,化橘红(中药文化)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年化橘红被列入《美国药典》。2006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化橘红”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药材化橘红,也叫做化州橘红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的功效。性味: 苦辛,温。《纲目拾遗》:"味苦辛。"《岭南采药录》:"味苦辛,性温平,无毒。"归经: 归肺、脾经。功能主治: 化痰,理气,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滞,咳嗽气喘,呕吐呃逆,饮食积滞。《纲目拾遗》:"治痰症,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解蟹毒。

化橘红还有一个传说,明朝时代,一衙差因偶然机会,在一棵盛开着白雪般花朵树下的金鱼池取水煎药治好化州一州官严重的支气管炎而被发现橘红的药效。后来,这位州官十分得意,便把这棵树封了据为己有。他每年采摘得花果,除了留作己用外,余下的拿去巴结上司,之后逐级上传,最后传入皇室,被皇室列为宫廷贡品,这位州官因有了这棵橘红树,后来官阶连升,大发其迹,化州橘红也由此闻名于世。

花橘红作用:

1、化痰止咳、风寒咳嗽

橘红首要功效,无论寒咳或干咳,服用橘红均可见效。咳嗽分为热咳和寒咳两种:热咳,是由肺热造成的反复咳嗽,例如过量食用上火食品,如煎炸、烧烤类等食品,表现为喉咙干痒、干咳少痰或痰色黄质黏稠;寒咳,多由受寒引起,表现为咽痒咳频,痰液稀薄如泡沫状。

2、久咳、气管炎、哮喘

中老年人长年久咳或哮喘服用橘红为首选。对久咳、哮喘者必须坚持服用并逐渐适应方可起效。一般建议使用2-3个月以上。

3、食积伤酒、化普理气

抽烟喝酒人士之佳品,烟酒对肺胃肝及喉咙损伤最大,同时居住在城市汽车及工业废气居多,长久吸入过量后容易导致习惯性呼吸道感染发炎。常服用化橘红便能减轻酒精及废气对这些人体器官的损害。

4、呕吐呃逆、饮食积滞

经常饭局应酬等人士应常服用化橘红,化橘红对肠胃的消滞有良好功效,饭后服用可令缓解胃中消化压力。

实用方法:用锋利的刀具或铁锤把化州橘红切片或敲碎成块,选用约10克洗干净再放在杯里泡高温开水.泡高温开水半个小时后可饮用,或者把化州橘红放在开水中煮三、五分钟也可饮用.饮完这杯水之后可继续倒开水泡着刚才用过的化橘红,泡一定时间有味道出来了再喝或第二天早上喝都可以,每天喝三次或三次以上,不分饭前饭后,办公室一族可以像喝茶一样饮用,可反复泡数次无味止,或遵医嘱配其它名贵中药服用.无须忌口的常用宝健品.气虚及阴虚有燥痰者不宜服。

除开以上的日常通俗使用方法之外,根据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又总结了以下几个食用方法供参考.

化州橘红是治疗咳嗽的方法

方子一:本方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薄荷15克,橘红果、紫苏各10克。一起煎汤服,1日2次;

方子二:本方为著名老中医焦树德治疗哮喘经验方,适用于肺脾两虚所致哮喘。炙麻黄、杏仁各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莱菔子各10克,白芥子、茶叶、诃子各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

方子三:杏仁化橘红猪肺粥[功 效: 宣肺降气,化痰止咳。 适应证: 哮喘属于痰饮内盛者,症见咳嗽,痰多,呼吸不顺,甚则气喘,喉中哮鸣,胸脯满闷,脉滑等。组 成] 杏仁10克,化橘红10克,猪肺90克,粳米60克。 用 法:制作将杏仁去皮尖,洗净。猪肺洗净,切块,放人锅内出水后,再用清水漂洗净。将洗净的粳米与杏仁、化橘红、猪肺―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稀粥,调味即可。随量食用。

方子四:虫草化橘红花炖鸭 组 成:水鸭肉250克,冬虫夏草10克,大枣4个,化橘红花5朵。 用 法:将冬虫夏草,红枣去核洗净。水鸭活杀,去毛、肠脏,取鸭肉洗净,斩块。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烛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隔开水烛3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

方子五:化橘红花粳米粥 组 成:化橘红花5克,粳米50克。 用 法:制作化橘红花水研滤过,取汁约100毫升,加入粳米,再加水350毫升左右,煮为稀粥,每日2次,温热服食。 功 效:下气定喘,健脾消食。 适应证: 可作为哮喘的辅助治疗,特别是痰多气急,食欲不振,腹胀不适的病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