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苦;辛;微寒归经:肝;脾经。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截疟。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疸;痢疾;血瘀经闭;痛经;症瘕;水肿;小便不利;疟疾;痈疮肿毒;跌打损伤。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孕妇慎服。这味草药可是开启炎帝尝百草的开端。

据考古资料显示,神农氏炎帝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晚期,向父系氏族公社早期过渡的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处于渔猎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衔接过程当中。那时的人们还不知道有医药,更不会有主动的治病救人的活动。原始社会的人们一旦生病,只能听其自然,自生自灭。当神农氏炎帝成为部落首领的时候,他看见被疾病折磨的族人残忍的死去,部落也渐渐败落下去,他心如刀绞。可是,当时炎帝还不懂得运用百草治病救人,又该如何是好呢?。

有一年的冬天,神农氏炎帝从峤梁岭上打柴回来,在经过洣水河时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寒冬腊月,北风凛冽,洣水河的水冰冷刺骨。炎帝掉下去的河岸段刚刚好又是悬崖峭壁,一时半会无法从洣水河里脱身。湍流的河水把炎帝冲到一里开外的矮基岭下游的河滩边,早被河水呛得气喘吁吁的炎帝,才勉勉强强地爬上了岸。上得岸来,又饥有饿的炎帝在呼啸的北风中瑟瑟发抖。突然,炎帝肚脐眼周围揪心的疼痛,像有一只公牛在拼命的顶着肚子。炎帝想弯下腰来缓和疼痛,无奈直到他躺在地上疼痛依然不见丝毫的缓解趋势。为了克服疼痛,炎帝在岸上翻滚了起来。在翻滚的时候,有一蔸野草顶在了炎帝的背上,他顺手一捞,就扯住了野草的一把花蕾。炎帝肚子里的疼痛还在加剧,疼得他的上下牙齿不住地磕碰。炎帝想这回自己怕是就要命归西天。他把手中的野草,塞进嘴里想堵住牙齿不再抖动,不知道是牙齿在抖动,还是炎帝的嘴在嚼咬着,炎帝感觉花蕾里的汁液流进了自己的肚子里。没过多久,肚子里的疼痛在一点点的减轻,再减轻,直至却一点不疼了。炎帝连忙站起来,他拍了拍肚皮没有感觉一点点不舒服,自己的肚子像被神仙施了魔术般地完好如初。

炎帝满心疑惑,他反复地问自己“怎么嚼了一些花蕾后,自己的肚子就会不疼痛了呢?”于是,炎帝把那蔸野草挖出来,带回家想探个究竟。回家后,妻子一看就告诉炎帝这个是马鞭草。后来,炎帝尝试着用马鞭草,治好了几个像自己肚子一样疼症状的族人。炎帝感觉马鞭草是上天派到人间来救苦救难的仙草,是一味具有神仙一样魔力的草药。炎帝从的马鞭草身上得到了启示,马鞭草可以治疗肚子疼,也许别的草可以治疗头痛啊什么的其它的病痛。从此,炎帝为了能够医治族人的疾病,就开始有意识的去遍尝百草,马鞭草就这样成为了炎帝尝百草的第一种药物,被后人称为百草之源。为了准确得到第一手的药性情况,炎帝尝百草都是亲自品尝过后,用自己明确药性的药草为大家诊治疾病,解除病人不适的痛楚。炎帝敢为人先为民造福的精神开创了华夏医药文化的先河,也护佑着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独放异彩璀璨夺目。

马鞭草又名马鞭、龙芽草、凤颈草、紫顶龙芽、铁马鞭、狗牙草、马鞭稍、小铁马鞭、顺捋草、蜻蜓草、退血草、铁马莲、疟马鞭、土荆芥、野荆芥、燕尾草、白马鞭、蜻蜓饭、狗咬草、铁扫帚。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全草。

马鞭草,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边、溪旁或林边,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120cm。茎四方形,节及枝上有硬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倒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5cm,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及缺刻;茎生叶多为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被硬毛。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细弱,长可达25cm;花小,初密集,结果时疏离;每花具1苞片,有粗毛;花萼管状,膜质,有5棱,具5齿;花冠淡紫色至蓝色,花冠管直或弯,先端5裂,裂片长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的中部,花丝短。果长圆形,长约2mm,包于宿萼内,成熟后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9月。分布于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1.抗炎止痛作用 水及醇提取物对滴入家兔结膜囊内芥子油引起的炎症均有抗炎作用,后者的抗炎作用比前者好。后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较水不溶部分为佳。水提取物对电刺激家兔齿髓引起的疼痛有镇痛作用,给药后1h开始,3h消失;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在6h后尚示完全消失,水溶部分作用更大,而水不溶部分则无镇痛作用。

2.镇咳作用 马鞭草水煎液有一定镇咳作用,其镇咳的有效成分为谷甾醇和马鞭草甙。

3.对子宫的作用 马鞭草在浓度为1.6×10-2g/ml时,对大白鼠子宫肌条及非妊娠人体子宫肌条均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在大白鼠子宫肌条,动情期的标本对马鞭草最为敏感,加入马鞭草后常引起紧张性和收缩振幅同时增加;而其他各期的标本常常只是收缩振幅有所增加。人的子宫肌条对马鞭草的反应较弱,一般只是紧张性发生变化。在大白鼠子宫肌条实验中马鞭草和PGE2有相互增强作用,而和PGF2a则只有相加作用。马鞭草在足以兴奋子宫平滑肌的浓度时,对空肠平滑肌去没有明显作用,也不能增强PGE2对空肠平滑肌的作用。

4.其他作用 马鞭草甙对交感神经末梢小量兴奋,大量抑制;对哺乳动物可促进乳汁分泌。

5.毒性 其毒性很低,不溶血,有拟副交感作用。其毒性很低,不溶血,有拟副交感作用。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马鞭草,本是凉血破血之药。下部NI疮者,血热之极,兼之湿热,故血污浊而成疮,且有虫也。血凉热解,污浊者破而行之,靡不瘥矣。陈藏器谓其破血杀虫,亦此意耳。

2.《别录》:主下部NI疮。

3.《本草拾遗》:主症癖血癖,久疟,破血。作煎如糖,酒服。

4.《日华子本草》:通月经,治妇人血气肚胀,月候不匀。

5.《本草衍义补遗》:治金疮,行血,活血。

6.《纲目》:捣涂痈肿及蠼螋尿疮,男子阴肿。

7.《生草药性备要》:活血通经。能去脓毒,洗痔疮毒,退上部火,理跌打。

8.《分类草药性》:去小便血淋肿痛。

9.《天宝本草》:利小便,平肝泻火。治赤疮,火眼。

10.《现代实用中药》:根用于赤白痢疾,慢性疟疾,水肿,膨胀等。并有泻下作用。

复方:1、疟疾:①鲜马鞭草2~4两(干草减半),水煎浓缩至300毫升,于疟发前4小时、2小时各服1次,连服5~7天。对间日虐疗效较恶性疟为佳。②马鞭草1份,黄荆条2份,上药晒干,研成粉末。每日2次,每次3~5钱,可连服1周。③马鞭草注射液:成人3毫升,儿童酌减,发作前2小时肌肉注射。

2、痢疾:鲜马鞭草2两,土牛膝5钱。水煎服,每日1剂。孕妇慎用。

3、急性胃肠炎:鲜马鞭草2两,鲜鱼腥草1两。洗净,捣烂,加冷开水适量,搅匀后,绞取药汁,服药水,每日2次。

4、丝虫病:马鞭草6钱,苏叶5钱,青蒿4钱。加水150毫升,浓缩至80毫升。早、晚2次饭前服,小儿酌减。7~10天为一疗程。

5、牙周炎,牙髓炎,牙槽脓肿:马鞭草1两,水煎服,每天1剂。

6、急性肝炎:马鞭草1.5两,水煎,分3次服。

7、白喉:马鞭草(全草)1两,加水2000毫升,煎熬,浓缩至300毫升。成人每服150毫升,每日2次;8~10岁每服100毫升,每日2次;8岁以下每服30毫升,每日3~4次。均为连服3~5日。

8、亚急性及慢性盆腔炎:马鞭草、鱼腥草、一枝黄花各5钱。水煎服。

9、疔疮疖肿:鲜马鞭草2两,水煎服。再用鲜马鞭草适量,洗净,加白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1日2次。

10、感冒发热:马鞭草3~5钱,水煎服,每日3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