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在解放战争中被誉为“杂牌将星”,军阀出身的他能够在黄埔将领林立的国民党军事体系中脱颖而出着实不易,意味着他要比其他出身黄埔或者有出国留学经验的国民党将领要付出更多,事实证明,在解放战争的大舞台上,黄百韬就是国民党的“劳动模范”,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华东和中原战场上,哪里战事最激烈哪里就有黄百韬的身影,然而直到豫东会战,黄百韬凭借邱清泉的协助,逃出华东野战军的包围,继而击退粟裕所率领的部队,才引起了蒋介石足够的重视,才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杂牌将星”之名。

说起他卧薪尝胆的经历,不得不提的就是他为之付出过多心血的部队,25军也就是解放战争早期的整编25师,相比较而言,这是一支较为年轻的部队,没有以统一的番号经历抗日战争的洗礼,直到1944年,25军才正式组建,在抗日战争中表现非常有限,并且这支部队组建之时,血统最为复杂,其中不仅有原先的中央军,还有川军、东北军,简直是一个大杂烩,本来建立番号就晚,士兵来源又这么复杂,可想而知战斗力有多么低下,叫谁当军长都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只能由刚刚在皖南事变中崭露头角的黄百韬担任了,本来脏活累活就是黄百韬这类杂牌将领的。

黄百韬担任25军军长,对他自己而言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喜讯,最起码也是跻身于中级将领了,像他这样的身份,不论部队战斗力如何,能在抗日战争结束前担任一名军长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既然自己接手了这个烂摊子,那么一切就都由自己说的算了,话说这类蒋介石看不上眼的杂牌部队,有能力的军长还是比较好当,部队内部改革完全由军长说的算,蒋介石和国民党统帅部懒得管,也没指望它能承担多么重要的作战任务,于是黄百韬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黄百韬在解放战争之前一直扮演的是怀才不遇的角色,如今等到这么一个机会,自然是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便是要从当时国民党几乎所有部队都存在的问题入手,那就是风行了很久的军官贪污问题,要知道部队腐败后果比较严重,当时的蒋介石求贤若渴,只要是有点能力的将领,蒋介石对贪污克扣军饷的问题一般不会过多干涉,试想一下,士兵扛枪吃官粮拿不到军饷,但只要军官还能让他拼命,那也不失为好将领,黄百韬上任25军军长之后,严查军饷贪污问题,先后查办了多名将领,赢得了25军全体士兵们的爱戴。

严肃军纪问题,当时的国民党部队不仅有多个梯队,例如嫡系、中央军和杂牌军的区别,就算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是派系林立,它们所遵守的军纪无非就是蒋介石和国民党统帅部总体的军纪大纲,到达士兵层级,中间就夹杂了很多军官的个人思想,很多国民党军官都会认为只要能打仗,军纪这一块不重要,于是国民党士兵抢掠老百姓的事迹屡见不鲜,黄百韬上任之后,严肃了军机,使得25军从根本上焕然一新。

接下来就是训练了,25军因为兵源复杂,曾经所受到过的训练程度有所不同,黄百韬自创了一套训练模式,一切从零开始,让全体士兵和军官们一起按照训练纲程严格训练,严查懈怠者,不仅如此,黄百韬本人也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人,对士兵们严格的同时,也是严于律己,甚至身为一军之长,他可以像普通士兵一样参与到日常普通的训练中,此举无疑是为其他将领带好了一个头,只要是平时训练,全部军官都会到场参加训练,这一系列措施不仅让士兵们的体质有所加强,更是让军官和士兵们的关系得到了缓和,为以后25军在战场上英勇顽强埋下了伏笔。

要说这套措施实施了多久才改变了25军的整体战斗力呢?从1944年到25军被改编为整编25师,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该军迅速提升为盘踞在中原一带的不可小觑的部队,极善于国民党其他部队所不擅长的夜战和近战,在加入到汤恩伯的第一兵团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过程中,整编74师被围歼于孟良崮,面对华野一个纵队的阻击,整编25师奋力向整编74师靠拢,一度打到火炮能够轰击孟良崮山头的地方,不过也没能挽救张灵甫,后来在豫东战役中整编25师被华野主力包围,黄百韬亲上坦克带头冲锋,冲出了包围圈。

经历了一系列战役,蒋介石才逐步重视起这支以前毫不起眼的杂牌军,以及这支部队的将领黄百韬,1948年,蒋介石下命令以25军(整编25师)为主力组建了第七兵团,第七兵团除了25军之外,还有粤军63、64军,在淮海战役前夕,蒋介石又将100军和44军划归到第七兵团当中,第七兵团由此成为了盘踞在华东、中原一带的继第二和第十二两个超级兵团之后的第三个超大规模兵团,兵力共计12万多人,只不过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第七兵团就被华东野战军主力团团包围,并最终全军覆没,黄百韬也兵败身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