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 学者有益,须是日新。

◎ 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 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 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 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 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

◎ 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 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 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 欲心一萌,当思礼义以胜之。

◎ 乱臣贼子,皆从一傲字养成。

◎ 安分即安命,做人即是做官。

◎ 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 做当今一个好人,须壁立千仞。

◎ 为学从切实际出发,自不落空。

◎ 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错乱。

◎ 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 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 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存忠厚。

◎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时放。

◎ 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 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

◎ 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 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

◎ 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 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 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 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 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谓之善学。

◎ 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 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 凡人有才气而复虚己问者,实大难得。

◎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 学莫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

◎ 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 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 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 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

◎ 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 事之可否,当以理裁之。一使气,但坏事。

◎ 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

◎ 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 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 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