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位特殊的“朋友”——白头鹎

在海口市港湾幼儿园“安了家”

引来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纷纷围观

老师们就地取材

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

小鸟在幼儿园“二次安家”

6月17日,在海口市港湾幼儿园,蒙四班窗外变色木花丛中的树枝上有个鸟窝,小鸟妈妈正在孵蛋。幼儿园教研主任叶丹凤介绍,这是小鸟在幼儿园“二次安家”了。

“今年5月初由于疫情原因,孩子们没返园。保安在园内巡查时发现了一窝正在孵育的小鸟,于是将孵育过程每天记录下来分享到群内,很多孩子都迫不及待想回到幼儿园看看‘新朋友’。回来之后发现第一窝雏鸟已经不在了,6月8号,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鸟窝,小鸟妈妈回来筑巢孵蛋了。”叶丹凤回忆道。

孩子们吃完早餐,充满好奇地隔着玻璃窗观察,“为什么我们一靠近,鸟妈妈就飞走了呢?”“鸟妈妈飞走了,还会飞回来吗?”……为抓住这一次大自然的教育契机,蒙四班的老师就地取材,自6月8日开展以“鸟的成长”为主题的生命教育,并撰写了一本《鸟宝宝,你好!——观察日记》,记录下孩子和“新朋友”的点滴。孩子们对小鸟一家的兴趣逐渐加深,家长们也纷纷加入观察队伍,跟着孩子一起了解“新朋友”的种类和习性。

幼儿园是个小小“动物园”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才知道,小鸟叫白头翁,你们也可以叫它白头鹎,它的寿命在10~15年……”在课上,蒙四班的学生李昊天和班里的同学分享前一天和父母了解到的情况。有的孩子则和父母一起用粘土制作鸟窝、画小鸟来记录观察到的变化。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们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开始孩子们看到小鸟很激动,纷纷拍玻璃,小鸟就被吓飞走了,到后来慢慢了解小鸟的习性之后,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趴在玻璃上观察,老师走近的时候还轻声叮嘱不要发出响声。”蒙四班班主任王美说道。

除了小鸟一家,幼儿园内还有小乌龟、兔子等动物,俨然是一个小小“动物园”。叶丹凤表示,幼儿园会根据幼儿的兴趣,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方方面面,孩子们通过观察、提问、寻找答案的一系列过程,从实践中亲身体会生命的诞生和成长,感受生命历程的不易,比直接告诉孩子更能加深他们对生命的认知,培养孩子尊重、呵护生命,学会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