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数学考了128分,任课班级的平均分是130分,好像不是奇怪的事。

老师的考试分数,却没有超过自己班级学生的平均分,这应该是好事。

距离高考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高三进行了一次高考前的仿真模拟考试。考试叫什么名字都不重要,毕竟这样的考试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太多了,大家也无暇顾及它叫什么名字。黄老师作为一名高三毕业班的数学任课老师,在学生数学科开考时拿到了试卷。黄老师想,今天我来和学生一起做一做这张试卷,看看自己能考多少分,于是,黄老师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在办公室认认真真地做起了试卷。

我们来看看结果如何。数学科考试结束后,教研组微信群里发了数学的答案,黄老师对照答案为自己批改试卷,其中一道大题没有想到解题思路,还有几处是计算错误或者是失误导致失分,黄老师的试卷得分是128分。两天以后,年级算出黄老师所带班级的数学平均分是130分,黄老师自嘲地说:幸亏没有把自己的考试分数放在班级里平均,不然还拖了班级的后腿。

可能有人会说,老师竟然考不过学生,而且连班级学生的平均分都没有达到,这岂不是怪事一桩。其实,这事说起来还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我们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一一分析。

老师方面。是因为任课老师业务水平不高吗?错,黄老师是学校公认的好老师。黄老师今年57岁,还有两年多就要退休了,这届高三可能将会是他所带的最后一届高中毕业班了。黄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备课充分,上课时思路清晰,讲解习题环环相扣、有板有眼,解题逻辑严丝合缝、无懈可击,凡是听过黄老师课的学生,都觉得这样的课听着过瘾,尤其是到高三综合复习时更是如此。

学生方面。正因为黄老师如此受学生喜欢,而且又是大家都认可的好老师,年级安排他担任这届高三尖子班的数学任课老师。可想而知,高三学生复习到高考前的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历尽千纯百炼,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再加之,这个班本身就是尖子班,能够选入尖子班的学生个个都不是吃素的,他们用平均分来“碾压”他们的黄老师,也算是他们给黄老师最好的回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老师和其所带的班级,都会出现这样的所谓“怪事”,我们倒是希望这样的“怪事”越多越好。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好“如何教”,至于“如何学”是学生要特别关注的事情,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大家希望读到更多关于教育类的文章,敬请关注,进入主页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