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估計連秦始皇自己都想不到,他赦免的一個罪犯,會毀滅了自己建立的帝國。

背景:公元前210年,正在巡遊路上的秦始皇突然在沙丘病逝。但好在臨死之前他已經擬好了詔書:巡遊車架火速回京,而皇帝之位則傳於長子扶蘇。

但此時掌握詔書發送權的人是秦始皇的祕書趙高,而趙高此人野心極大,所以他要利用這一次的機會,掌握整個秦帝國。

趙高曾經擔任秦始皇小兒子胡亥的法律老師,並且兩人關係很好。所以趙高便找到胡亥,並對他表明:可以篡改詔書,立他爲皇帝。

胡亥一聽可以當皇帝,自然是滿心歡喜地答應了。

然後趙高又找到李斯,並對他說:你與扶蘇一向政見不合,一旦他登上皇位,恐怕你的丞相之位就得讓給蒙恬了。

李斯原本就是隻在乎個人利益之人,所以在趙高的恐嚇呵慫恿之下,他也同意了更改詔書立胡亥爲帝。

那對於原本的太子扶蘇應該怎樣處置呢?

趙高與胡亥假借秦始皇之名,派了一個使者前去北疆前線,要賜死扶蘇與蒙恬。(當時的扶蘇正在蒙恬的長城軍團中監軍)

而扶蘇在接到趙高的假聖旨之後,不顧蒙恬的阻攔,悲憤的自殺了。

但蒙恬卻覺得事有蹊蹺,所以不肯自殺,而只是自願入獄,從而等待最終的結果。

分析:扶蘇是始皇帝最疼愛的長子,所以他有非常強大的政治號召力,而扶蘇與蒙恬的關係也非常好,所以他有30萬長城軍團的支持,因此他也有軍事實力。

有實力,又有名分,但卻因爲一時的悲憤就率性自殺,從而放棄了江山社稷。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人,即使成功的條件再充備,也必然會敗在自己手上。

扶蘇死後,胡亥在趙高和李斯的扶持下順利登基,史稱秦二世。

趙高年輕時曾經犯過死罪,當時審判他的是蒙恬的弟弟蒙毅,而蒙毅根據秦法判了他死罪。但後來秦始皇卻覺得趙高頗有才能,所以赦免了他的死罪。

從此以後,趙高便對蒙氏家族懷恨於心。秦二世登基後,趙高掌權,趙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勸秦二世殺了蒙氏兄弟。

昏庸的秦二世果然照辦,於是蒙恬、蒙毅兩兄弟便都被冤殺了。

其實蒙恬死前說過一番發人深省的話,他說:我並不是沒有造反的能力,只是我家世代爲秦國開疆拓土,如果此時造反,那祖先積累下來的榮譽便在我手中毀於一旦了。說完之後蒙恬便慷慨赴死。

分析:蒙恬擁有造反的能力,但卻害怕造反會讓自己失去自祖先積累下來榮譽。所以人有時候豁不出去,不是因爲沒有實力,而是因爲心理上放不下的東西太多。

蒙恬、蒙毅兄弟死後,趙高在秦二世的信任下徹底掌權,自此,秦帝國的喪鐘被敲響了。

總結:其實如果不是當年秦始皇赦免了趙高,那麼扶蘇就能夠登上皇位,以扶蘇仁愛的性格,只要他適當地對百姓寬政減刑,大秦帝國不一定就會滅亡。

那秦始皇爲什麼要赦免趙高呢?上文中曾提過,因爲趙高有才能,所以秦始皇覺得他有用。

但卻正是這個有用之人,後來毀滅了秦帝國。

所以做人的才能和品德,一定要是品德優先,而才能則在其次。

爲什麼呢?

因爲才能只是一個工具,而品德則是使用這個工具的方法,工具的性能再優良,使用的方法有誤,最終也只是會造成破壞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