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天气,好像都默认对应一种氛围,一种情绪。暖春的太阳,孕育着希望;深秋的微风,吹拂着阵阵凄凉;昏黄的落日,夕阳斜映在墙上,淡淡的泛着几缕惆怅;夏季的暴雨,把我拉回到成长的地方。

那是幼时,害怕雷电的年纪。父亲外出工作,我和母亲在家中,玩耍是我的工作,打理家中的家务和屋前后的菜园是母亲的日常。总记得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的时光里,母亲就会拉着我躲进房间的一个角落,把我抱在怀中,不断地安慰着我。脑中总会浮现一些传闻,谁谁谁被雷击了,谁谁谁家电路被闪电击中着火了,邪乎一点的就是老天爷会用雷电惩罚那些作恶的人。心中惧怕,但在母亲的怀抱中倒也有安全感。

那是栽种红薯秧的季节,我也已经上了学。那个记忆中的暴雨,没有雷电交加,只有植物的生机勃勃。爷爷奶奶穿上蓑衣,斗笠,从地里取来红薯藤蔓,然后在家中用剪刀剪成一小节一小节的,以备雨停后去地里种下。大人们的劳作,小孩们的娱乐。红薯藤蔓就变成了我手中耳环,戒指等玩具。而那些门外的雨,湿漉漉的水泥地和屋内的我们一家,是小时候最美的山村画卷。

那是开始有了自己小想法的年纪。不再惧怕雷电暴雨。而是喜欢在下雨的季节搬个小凳子,在二楼阳台看雨,听雨,写雨,安静地看着门前的竹林在暴风雨的洗礼下新生,安静的在老旧的笔记本上记下心中的想法和人生感悟,安静地听着雨水打在屋檐的声音,风裹挟着雨水穿过山林的声音,指尖在纸张划过的声音。

那是情窦初开的时光,虽讨厌暴雨天,却喜欢淅淅沥沥烟雨蒙蒙的感觉,撑着伞陪她一起走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脚步踏过湿漉漉的地面滋滋作响,雨水轻抚着格子伞的每一处纹理,看着地面凹陷处的雨滴落的一圈圈涟漪,就好像那是的感情,虽有水花,但最终平静。雨伞向她倾斜的那些岁月,雨滴淋湿了我的头发,也侵浸着我的内心。

如今对雨已经没有太多情感的赋予,更多的是阐述下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早上起床,窗外的雨是在提醒着我,该早点出发了,不然路上拥堵概要迟到了;下班时还没有停止迹象的雨是在告诉我,今天回去又该淋成落汤鸡了;眼光看远一点,看到的是这场暴雨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山体滑坡,洪涝等等,很多居民的家被淹了,车被淹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遭受到的威胁。自然现象除了带给我们情感的生成与共鸣,也给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带来了危险。所以,对自然敬畏一点吧,所有行为请考虑是否对环境产生影响。生命是渺小脆弱的存在,请善待,请珍惜。安好!

相关文章